詹姆斯·巴里(James Mattchew Barrie, 1860-1937),英国剧作家、小说家。出生于苏格兰一个纺织工人的家庭。1882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从事新闻工作数年,并开始文学创作。1919年任安德鲁大学校长;1928年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年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
他的小说运用方言描绘苏格兰农村生活,富有幽默感和浪漫情调。主要作品有《小牧师》、《小白鸟》、《永别了,米莉小姐》。巴里一生创作了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剧。“彼得·潘”的名字首次出现在1902年的小说《小白鸟》中。1904年,剧本《彼得·潘》发表,12月27日首次在伦敦公演,引起了轰动。1911年,小说《彼得·潘》出版。随后这部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飞向世界,赢得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伴随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的图书。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个诗性的童真的可爱故事;一个家喻户晓的关于小飞侠彼得·潘的童话。
在田野的大树下,在海边悬崖上的木屋中,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能有孩子抚摩与阅读过它们。它们几乎无处不在。鲁滨逊、汤姆·索亚、皮诺曹、爱丽丝……都曾是这些孩子心中无上的朋友。是他们无声地帮助这些孩子度过了寂寞而孤独的童年。美人鱼的故事、白雪公主的故事、独身一人漂流孤岛的故事、木偶奇遇的故事……这些富有神性的故事曾将他们带入幻想的美丽世界,使他们的童年变得无比的充实与富有。童年是人生的最重要的阶段。这些书的意义在于能够柔韧而坚实地帮他们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阅读这些作品,犹如聆听来自天穹的真的圣歌、善的呼唤,犹如仰望美的旗帜猎猎清风。
任溶溶老先生翻译版本的《小飞侠彼得潘》翻译腔特别重,基本上英文从句,插入语都按照原文的顺序未经修改就直接强行翻译过来了,导致读的时候有些句子难以理解。 原文:All children, except one, grow up。 任译:所有孩子——只除掉一个——都是要长大的。 以下是我在网...
评分《彼得潘》,我没看过大陆版,只看过梁实秋翻译的民国版。但我浏览了一下这里的书评,我猜,大陆的译本是个“洁本”。 这个洁本不能怪大陆,是英国的出版方再版时把初版里“儿童不宜”的东西删去了。大陆译本应该是译自再版本。 抄几段以前写的书评,让没机会看初版本的读者体...
评分童话都是大人写的。当我们长大后,带着一颗童心重读那些儿时听过的故事,才能越明白大人所讲的童话。 里面没有一个讨喜的角色,但也没有哪个讨人厌。Peter Pan甚至让我咬牙切齿的,他是个傲慢、自负、健忘的家伙,甚至我觉得还有点嗜血……就像每一个我们小时候那样。...
评分和小王子一样是一本适合成人的童话 看完了,伤心的哭了,因为我长大了 如果能像彼得潘,生活也许都会是一场家家酒.只是扮演着一个角色, 在一个故事里面演出着悲与喜 哈,当时居然在里面看到了爱情...
评分《彼得·潘》是英国剧作家詹姆斯·巴里最具盛名的作品,自1904年公演以来,一直广受欢迎。主人公彼得·潘是个长大不的孩子,居住在仅靠飞行才能抵达的梦幻岛上。他与海盗搏斗,与仙子为伴,在环礁湖中追逐美人鱼,过着刺激的冒险生活。一个世纪以来,正是这种永葆童心的形象令...
整本读起来就很让人悲伤..从单恋到分辨不出真假的寂寞孩子王再到残杀的可怕设定...迪社那版动画真是没法超越
评分这是一个孩子都喜欢的故事,每个孩子都盼着自己长大,像大人一样强壮,像大人一样智慧,长大又想回到小的时候。故事讲得生动,精彩。这本书是难得的,孩子能看懂的,有哲理意味的书。
评分我怎么找不到我看的版本了,正如我找不到曾经的我一样。
评分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评分这是一个孩子都喜欢的故事,每个孩子都盼着自己长大,像大人一样强壮,像大人一样智慧,长大又想回到小的时候。故事讲得生动,精彩。这本书是难得的,孩子能看懂的,有哲理意味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