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海森伯與玻爾的一次會麵》是一個劇本,試圖演述的是近代科學史上一件不大不小的“懸案”。“不大”是因為直接涉及的隻有兩個人,“不小”是因為這兩個人都是20世紀的偉大科學傢,而他們所談論的問題則可能大大地影響全世界人類的命運。劇本的結構也很特殊。劇中隻有三個角色,他們是三個已逝世的人的“靈魂”——丹麥大學者尼耳斯·玻爾、他的夫人馬格麗特·玻爾和德國物理學傢沃爾納·海森伯。這三人雖已死去,平生的是非恩怨都已和他們無關,但作者讓他們重新聚攏來,探討當年在世時的一次會晤。作品自問世以來,引起瞭相當大的學術反響。
邁剋•弗雷恩(Michael Frayn) 生於1933年。英國著名小說傢、戲劇傢。著作甚豐,小說有《锡匠》、《俄文翻譯》、《直到早晨過去》、《隱秘至極的私生活》、《登日》、《勇往直前》、《間諜》;劇作有《我倆》、《字母順序》、《雲》、《驢的歲月》、《立與破》、《幕後的喧鬧》、《施主》、《哥本哈根》、《民主》;以及哲學著作《人類之手:宇宙造物中我們的角色》。
譯者簡介
戈革(1922年1月-2007年12月29日),男,號紅莩,一號拜鞠。河北省獻縣人,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係,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後即從事物理教學工作,直至退休。原習理論物理學,中年以後治量子物理學史,專研偉大學者尼耳斯·玻爾的生平、工作和思想。2001年被丹麥女王授予“丹麥國騎士勛章”。平生著譯數十種,共約一韆五百萬言。正業麵外,有多種文人愛好,能作舊體詩詞,尤嗜治印。主要譯、著作品有12捲本的《尼耳斯·玻爾集》《宏觀電磁場論》、《玻爾——他的生平、學術和思想》、《史情室文帚》等。
戈革先生本身倾向波尔,就算不了解他翻《波尔集》的背景,从他的注释也能看出来。当然,剧本译文是相当忠实原文的。 胡开奇译的那版更具语言的美感,适合话剧演出,但个别词语不够准确(当然对物理外行来说已经够不错的)。比如把“反应堆”译作“反应器”(这一点演出本好像...
評分量子力学的事实告诉我们,观测行为的本身就影响着被观测的事物。我们想要看见它,就得向它投去一束光;我们想要感触它,就得改变它运动的方向。观测不是非个人化的操作,它不仅决定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同时也已经影响结果。 《哥本哈根》,这部风靡一时的后现代话剧,给我们介...
評分机缘巧合去看了这出话剧,挺精彩,和传统纯粹的文艺类题材不同,他涉及到了自然科学,虽然是关于高深的理论物理范畴,但讲述其中的“裂变、核反应堆”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而且也算是吸引眼球的。 全剧并不长,只分两幕。可能因为昨天有个简短的开幕讲演,所以正式演出时两幕之...
評分哥本哈根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物理学家,他是否有道德权利从事将原子能应用于爆炸的研究? 1941年9月,整个欧洲都被希特勒的铁骑践踏之时,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秋日的夜晚来到了他曾经合作多年、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导师,被物理学界称为精神教皇的玻尔家中。作为丹麦人的...
評分最好的劇本。
评分最好的劇本。
评分看劇本很有挫敗感 看演齣看懂瞭
评分第一次聽到這個劇本是在鵬歌的閱讀會上,@白澤 帶我去的。隔瞭很久自己翻齣本子來看瞭好幾遍,愛不釋手。兩幕劇像光的雙重性一樣重演著那場黑天鵝事件性質的會麵,各種可能性,各種曆史人心愛國心的糾纏,對白絲絲入扣,人心真的是可以改變曆史的。
评分譯者戈革寫瞭本金庸,聽起來是個江曉原一樣的人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