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中醫(第3冊)

漫畫中醫(第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軍醫齣版社
作者:羅大倫
出品人:
頁數:203
译者:
出版時間:2012-6
價格:29.8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9145791
叢書系列:漫畫中醫
圖書標籤:
  • 中醫
  • *中醫
  • 漫畫繪本
  • 醫學
  • 健康
  • 羅大倫
  • 實體書
  • 圖畫書
  • 中醫
  • 漫畫
  • 健康
  • 養生
  • 傳統醫學
  • 科普
  • 少兒讀物
  • 中醫文化
  • 圖解
  • 學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漫畫中醫(第3冊):中藥篇》由羅大倫、於春華編,打破瞭以往中醫圖書的形式束縛,采用漫畫的方式,分彆從中醫基礎、體質、中藥、經絡、方劑、養生等方麵來傳達中醫的深刻內涵,解讀中醫的絕世精粹。為喜愛中醫、想探究中醫奧妙的您,開啓瞭輕鬆學中醫、快樂學國學的愉悅之旅。

沒有學不會的中醫,隻有講不清的中醫。不是中醫多麼深奧難懂,而是錶達得還不夠通透。

《漫畫中醫(第3冊):中藥篇》共分為7部分,在簡介瞭中藥的來源、中藥學發展史、中藥的采集和炮製之後,詳細地介紹瞭中藥的藥性、中藥的應用、具有代錶性的18類中藥和34個中藥之最。全書內容嚴謹科學,錶達通俗流暢,形式活潑新穎,化繁為簡,為初學者提供瞭全新的閱讀和學習體驗。

點擊鏈接進入漫畫中醫係列:

漫畫中醫(第1冊):基礎篇

漫畫中醫(第2冊):體質篇

漫畫中醫(第3冊):中藥篇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帶你瞭解中藥
什麼是中藥
中藥來源
植物藥·動物藥
礦物藥
中藥學的發展演進
中藥發展史
原始時期
夏商時期
西周時期
秦漢時期
兩晉南北朝時期
隋唐時期
宋金元時期
明代
清代
中藥的采集與保存
中藥的采集
植物類藥采集原則1
植物類藥采集原則2
動物類藥采集原則
中藥的保存
影響中藥質量的自然因素
果實、種子、芳香性藥物的保存
動物、礦物、劇毒藥物的保存
中藥變質
中藥的炮製
什麼是中藥的炮製
炮製的目的
純淨藥材,分揀藥物
切製飲片,便於調劑製劑
乾燥藥材,利於貯藏
矯味、矯臭,便於服用
減低毒副作用
增強藥物功能,提高藥效
改變藥物性能
引導歸經,便於定嚮用藥
炮製的方法
修治
水製
火製——炒
火製——炙、燙
火製——煆、煨
水火共製
其他方法
中藥的藥性
中藥的四氣五味
何謂氣,何謂味
四氣
四氣——寒涼
四氣——溫熱
第五氣——平
五味
五味——辛
五味——甘
五味——酸
五味——苦
五味——鹹
五味——淡、澀
中藥的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兩大趨嚮
升降、浮沉——升浮
升降、浮沉——沉降
升降浮沉與性味、質地的關係
藥性歸經
什麼是藥性歸經
歸經理論的發展曆程
歸經的範圍
性味歸經
性味歸經——詳說
性味歸經——禁忌
功能主治歸經
選擇性歸經
經絡選藥歸經
髒腑經絡傳變選藥歸經
中藥的毒性
中藥學中“毒”的含義
有毒與無毒
引起中藥中毒的原因
毒性與副作用
常見有毒藥物
中藥的應用
中藥的配伍
何謂配伍
中藥的七情
何謂七情
單行
相須
相使
相畏、相殺
相惡
相反
中藥的用藥禁忌
配伍禁忌——十八反
配伍禁忌——十九畏
證候禁忌
妊娠禁忌
服藥的飲食禁忌
中藥的劑量
何謂中藥的劑量
與用藥劑量相關的3要素
現代臨床處方的一般用量
中藥的服用法
什麼是中藥的服用法
內服法
湯劑煎煮法——煎藥用具、用水
湯劑煎煮法——煎藥火候
湯劑煎煮法——煎藥方法1
湯劑煎煮法——煎藥方法2
湯劑煎煮法——煎藥方法3
湯劑煎煮法——煎藥方法4
湯劑服法——服藥劑量
湯劑服法——服藥時間
湯劑服法——服藥的冷熱
其他劑型的服法
附:中藥命名
命名規律
命名規律舉例
附:古代兩大中藥分類法
自然屬性分類法與功能分類法
自然屬性分類法
功能分類法
藥物分說
解錶藥
辛溫解錶藥
辛涼解錶藥
清熱藥
清熱瀉火藥
清熱燥濕藥
清熱解毒藥
清熱涼血藥
清虛熱藥
瀉下藥
攻下藥
潤下藥
峻下逐水藥
祛風濕藥
祛風濕散寒藥
祛風濕清熱藥
祛風濕強筋骨藥
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利水消腫藥
利尿通淋藥
利濕退黃藥
溫裏藥
理氣藥
消食藥
驅蟲藥
檳榔、大蒜
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
化瘀止血藥
收斂止血藥
溫經止血藥
活血化瘀藥
活血止痛藥
活血調經藥
活血療傷藥
破血消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溫化寒痰藥
清化熱痰藥
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重鎮安神藥
養心安神藥
平肝息風藥
平抑肝陽藥
息風止痙藥
開竅藥
補虛藥
補氣藥
補陽藥
補血藥
補陰藥
收澀藥
中藥之最
中藥之最
發汗之最——麻黃
清熱之最——石膏
瀉火之最——黃連
涼血之最——犀角
開竅之最——麝香
補氣之最——人參
補陽之最——鹿茸
溫裏之最——附子
退黃之最——茵陳
安神之最——酸棗仁
驅蟲之最——使君子
芳香化濕之最——藿香
利水滲濕之最——茯苓
降氣之最——沉香
止血之最——三七
補陰之最——女貞子
理氣之最——枳實
疏肝之最——鬱金
活血之最——丹參
補血之最——當歸
補脾之最——山藥
清痰之最——貝母
祛風之最——獨活
止咳之最——杏仁
清熱解毒之最——金銀花
潤下之最——鬱李仁
湧吐之最——藜蘆
止痛之最——延鬍索
生津之最——石斛
溫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辛涼之最——薄荷
峻下之最——巴豆
最毒的中藥——砒霜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一本知識點比較碎,很難記憶。

评分

這一本知識點比較碎,很難記憶。

评分

好玩兒,希望能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和喜歡我們的中醫藥

评分

好玩兒,希望能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和喜歡我們的中醫藥

评分

大一時候的讀物,很喜歡這本書,甚至專門準備瞭一本本子做瞭讀書筆記。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這麼形象的理解瞭“金木水火土”以及七情。這本書對於我來說就是一本寶藏,我恨不得把裏麵的知識全部印到腦子裏,因此我還專門花瞭時間去背誦,不過現在已經還給作者瞭,隻記得一句“怒傷肝喜傷心”。這本書寫得是極好的。因為是在廣圖藉的書,不得不還。後來這本書的影子一直都在我腦海裏,無奈時間久瞭竟忘瞭書名。今天偶然翻微博舊事居然找到瞭!!趕緊收錄! 2013-2-18評語:(看到“中藥命名”那一章的記錄)以前一直以為金銀花是哪個發錢狂的人起的名字,直到知道今天纔發現原來她的名字這麼浪漫。一樹雙花,相生而伴,黃的燦爛耀眼如金,白的純潔無瑕似銀,故得名金銀花。“一樹雙花,相生而伴”,多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