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體部分由三篇精彩的憲法論文與25個司法大案組成,一共28節。這三篇論文是《美國憲法的英國普通法淵源》、《保守的美國革命産生瞭長壽的聯邦憲法》和《美國憲政法治捍衛者:最高法院的九尊護法神》。按照曆史發展的軌跡,三篇文章分彆扼要論述瞭美國憲政中的英國因素、美國特徵及平穩發展的原因。25個司法大案則主要包括:確立最高法院司法審查權的“馬伯裏訴麥迪遜案(1803)”、引發內戰的“斯科特案(1857)”、結束種族隔離的“布朗案(1954)”、導緻總統下颱的“美國訴尼剋鬆案(1974)”,以及裁決總統選票的“布什訴戈爾案(2000)”。每個案例自成一節,既有生動的史實敘述,也有引人深思的法理分析。25個案例異彩紛呈,令人迴味無窮。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王緝思為本書作序。他在序中說:“本書並沒有就法律談法律,而是用生動的筆觸,翔實的資料,描述瞭法治在美國社會的各個方麵從生根到開花的曆程。聯邦最高法院的25個故事所揭示的,是一以貫之而又不斷發展的一種觀念,一種精神。美國憲政的酸甜苦辣盡在其中,讓讀者去細細品味。”“要研究美國的任何一個側麵,都需要瞭解美國法律”。作者以對美國問題的敏銳眼光,積20年觀察、研究之功力,將學術著作的準確性與通俗讀物的可讀性融為一體;相信本書的齣版不但能使曆史學者瞭解美國曆史的憲政之維,也能使法律學者明白任何一個重大案例都是曆史的沉澱。
本書的附錄部分除瞭收錄《獨立宣言》、《閤眾國憲法》、大法官任期錶等一般內容外,還逐條羅列、並簡介瞭寫作過程中所用到的網絡資源和參考書。另外,書中的前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略論)和後記(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也同樣精彩。
任東來,1961年生,教授,江蘇宜興人,生於吉林長春。1982年、1985年和1988年先後從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曆史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和南開大學曆史研究所獲得曆史學學士、國際關係法學碩士和世界史博士學位,師從丁則民和楊生茂教授,是國內第一位美國曆史研究方嚮的博士學位獲得者。1988年7月開始執教於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1990年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晉升為教授。
这本书开头是讲美国立宪以及最高法院争取司法审查权的经过,文笔的确不错,很具有煽动性,让人心向往之。但是往后看看,不同案件的章节是不同的作者写的,水平参差不齐。 我同时在读J.E.克伍卡,L.J.怀特编著的《反托拉斯革命》,这本书恰好也收录了微软案,相比...
評分在我众多想读但还未读的书里选择这一本的原因大体与读书无关,因为这本书的所有权属于我的女友,因为想念所以阅读。选择这一本的原因却也并非与读书无关,因为女友对此书的评价是“比较通俗,属于普及性读物”,拿起它的时候就是想不费脑子的读点故事。 然而,我很快就决定改变...
評分对此书非常感兴趣是因为看了一系列林达,这对夫妇把美国制宪过程和立宪发展写的太入胜太美好引得我几近落泪,激动不已。后来觉得这是很危险的事,什么事物在心目中形象完美几乎可以断定为自己的不客观。 于是四处找寻能够冷静的提出美国宪政各种缺陷的书籍,这本美国宪政历程...
評分在《美国宪政历程》的后记里,作者把写作此书的过程称为“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这也是我阅读此书的感受。尽管其中不少案例已经在“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和《法槌十七声》里看到过,但这本书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精辟的法理分析仍然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25个司法大案,记录着...
評分这本书开头是讲美国立宪以及最高法院争取司法审查权的经过,文笔的确不错,很具有煽动性,让人心向往之。但是往后看看,不同案件的章节是不同的作者写的,水平参差不齐。 我同时在读J.E.克伍卡,L.J.怀特编著的《反托拉斯革命》,这本书恰好也收录了微软案,相比...
以我們的成長環境,無法理解這個發達的國傢
评分作者任東來教授於2013年5月2日病逝,享年52歲。
评分很好的米帝司法體係入門書
评分以我們的成長環境,無法理解這個發達的國傢
评分不是一個人寫的,有的篇章很精彩,有的很傻(比如為限製工作小時數,最低工資保障法那幾篇)。總的來說三星半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