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男,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册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函授部。1988年转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98年12月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作者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另有《东岳文库・李锐卷》(八卷)。和外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一样,李锐的作品也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在书最后,李锐对《厚土》出版后收获到的批评表达了失望:“……但在这些评价的背后,我看到的却是一种不约而同的文化决定论的视角。我得承认,这多少叫我感到一种遗憾。” 二十几年前的人怎么想的,可能跟当时流行情绪和积累到的经验有关,我不很感兴趣。然而,能够确定的是,...
评分厚土里的女人,按韩石山话‘莫不凄楚动人,哀艳欲绝,虽不丰满,却清晰如速写,浑重如雕塑’。 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看,黄土上的婆姨,没有哀艳欲绝的出位,没有速写的单薄,灰黑;有的是大俗的粗糙,有的是真实的厚重。 李锐的文确实站在女性的角度,或者说,饱...
评分厚土里的女人,按韩石山话‘莫不凄楚动人,哀艳欲绝,虽不丰满,却清晰如速写,浑重如雕塑’。 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看,黄土上的婆姨,没有哀艳欲绝的出位,没有速写的单薄,灰黑;有的是大俗的粗糙,有的是真实的厚重。 李锐的文确实站在女性的角度,或者说,饱...
评分在书最后,李锐对《厚土》出版后收获到的批评表达了失望:“……但在这些评价的背后,我看到的却是一种不约而同的文化决定论的视角。我得承认,这多少叫我感到一种遗憾。” 二十几年前的人怎么想的,可能跟当时流行情绪和积累到的经验有关,我不很感兴趣。然而,能够确定的是,...
评分(一) 土,黄色,五行居中。譬喻地德,谓之“厚德载物”。 中国人,历史久,农业社会。最看中的就是土地。现代的文学是启蒙文学;当代文学就是乡土文学。 (二) 作者李锐,写于八十年代。有生活,见过农民。 作品属于写实主义,与批评现实主义的区别在于。不写高大全,只写小...
有些评论不负责任。我虽不是晋北人,对那里的方言也是比较熟悉的。李锐老师写的真不错,八九十年代的声音在今天听来都足够有力。文学是一种纪录,后世的人看到前辈们和自己一样为生为死痛苦挣扎会不会心里好受些?最起码,你没有那么孤独。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309】很长时间没读小说了,不论长短。不知道是心境还是环境的影响,不容易进入情节。《厚土》还是去年夏天去武夷山时候在路上读了几篇,后来就去游山玩水了,后面的文章是前两天集中读完的。农村题材的故事,时代感很强。我看的少,感觉当代农村题材的小说很少有突出的,很遗憾。现在突出的是本山大叔的《乡村爱情》。
评分二龙戏珠
评分二龙戏珠
评分爱不释手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