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文家书>,总是有别样的感动,无论是一厢情愿的一往情深,还是苦难中的心心相印,都见出从文先生这个湖南乡下人的倔强与坚韧-----很奇怪的印象,阅读的过程中总想起卞之琳的一首诗: 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 掠过你的一丝笑影而去的, 今朝你重见了,揉揉眼睛看 屋前...
评分买到这书是高中吧,高三时。 彼时正暗恋着一个女生到昏天黑地的地步,从中读到沈从文的情书,当时的感觉啊,怎么说呢,真如雷霹电击一般啦,顿感心中大恸。 那个情绪真是一发不可收拾,自我陶醉又自我感伤,边读着这书边暗地里抚摩着自以为受伤的心灵,觉得自己美好得一塌糊涂...
评分这本书是沈从文先生和妻子张兆和的部分家书结集,从1929年相识到1961年两人携手近半个世纪的通信。1931年的那封情书,强调一下,只是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的多封情书中的一封而已。“一个月亮可不是这样的,一个月亮不拘听到任何人赞美,不拘这赞美如何不得体,如何不恰当,它不拒...
评分沈从文 1.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2.我们忘了带点甜东西了,实在应当带些饼干,方能把这日子一部分用牙齿嚼掉。 3.我在温习你的一切。 4.一切生存皆为了生存,必有所爱方可生存下去。 5.在困难来时用幽默,在...
评分本文只是对张中行先生和沈从文张兆和的一段戏说。保存一下。 文/环珮空归 文人学者的浪漫情怀,并不因年龄而改变。张中行老先生出生于1909年,大约在1994年写过一篇命题作文《北京的痴梦》。他在皇城根下,用将近百年的时间,感受着它的盛衰与变故。其间的人和事满...
沈先生可是浪漫得很。
评分这本书高中时候就收藏了,尤其喜欢这个封面,沈从文所写的最好的文章是情书…… 补充:两人文笔都很好,张兆和更实在,而沈从文忍不住写景抒情。若欣赏美丽必然是沈从文,张兆和的信可以跳过不读,但若真实生活,恐怕沈是靠不住的。沈:啊,多美丽动人啊,三三你要在我身边看了一定今生都忘不掉的。张:孩子什么时候喂奶,余款还能花到年底,某某的稿费在这里寄存。。。
评分我所看过的最美的情书。所有的人,在爱情里都是忐忑不安患得患失的,而经历偏执、痴恋的两人终于结婚,终于在一起,三三说,在家书抵万金的时代里,她是全京城最幸福的人,沈从文说,他只爱过一个正当时的女人。后来,他们回归了地面上,长久的两地分居,战乱的年代,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讲寄送衣物,稿费,节省用度,是否辞退老妈子。在这琐屑里面依旧有闪闪亮的温暖。后半部分,被陈思和认为当代文学潜在写作滥觞的部分,的确是体现了建国初期沈从文的状态,社会大体状况等等,但是呢,真心不算多么的喜欢这后一部分,由此可见社会体制和政治无意义不可思议的影响。每天看一点点看了十几天,越发艳羡。
评分懂得的便值得。
评分看什么总想起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