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玛格丽特出生在美国南方城市亚特兰大,是个典型的南方姑娘。出生于1900年的她并没有经历过美国南北战争,但是,由于亚特兰大在美国内战期间曾经被北方军攻陷,落入北方军将领舍曼之手,所以,这段历史成了亚特兰大市民十分热衷的话题。玛格丽特从小听到许多有关这段历史的谈论,这使她萌发了创作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题材的小说的想法。一经作出决定,亚特兰大也就理所当然地被作者定为小说的创作背景。小说初稿早在1929年就已经完成,但玛格丽特并未马上付印,而是几经修改,终于使小说成了一本举足轻重的世界名著,至今魅力仍经久不衰。正如有的出版商所说,《飘》的读者群是一代接一代的。老一辈读者有之,中年一代亦不乏其人,年轻读者的数量更是大得惊人。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的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战争失败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战后支离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则克服了失败的心理,凛然面对严酷的现实,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难、重新前进在生活旅途上的强者。
玛格丽特·米切尔以那样的激情,那样的深邃,那样的技巧,将一百多年前美国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不但使我们通过这本书,这美国那一段翻天覆地的历史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变迁,对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1900-1949)美国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父亲是个律师,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协会主席。米切尔曾就读于华盛顿神学院、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其后,她曾担任地方报纸《亚特兰大报》的记者。1925年与约翰·马尔什结婚,婚后辞去报职,潜心写作。
米切尔一生中只发表了《飘》这部长篇巨著。她从1926年开始着力创作《飘》,10 年之后,作品问世,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由于家庭的熏陶,米切尔对美国历史,特别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在家乡听闻了大量有关内战和战后重建时期的种种轶事和传闻,接触并阅读了大量有关内战的书籍。她自幼在南部城市亚特兰大成长,耳濡目染了美国南方的风土人情,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米切尔文思纵横驰骋的背景和创作的源泉。
人真是怪。十几年前读《飘》的时候,我是喜欢郝思嘉的。可最近,无意中拿起旧书重读,却深深地被媚兰吸引住了。难道是年龄的缘故,人的思想真的会改变的吗? 哪个年轻女孩看了《飘》不喜欢郝思嘉呢?漂亮不说,又聪明倔强,周围总有男人围绕着。特别是有瑞德这样有魅...
评分玛格丽特·米歇尔一辈子只写了一本书,但是就因为这一本书她就永垂不朽了。米歇尔热情如火,狂野放纵,坦率无比。在《飘》里看不到让你反感的矫情和造作的抒情,也看不到道德的说教,米歇尔就是在酣畅淋漓地讲一个爱情故事,她没有野心,或者压根没有兴趣去描绘哪些崇高的东西...
评分《飘》 我把这本书看作告别少女时代踏入成年的一道门槛。 任性、娇纵、固执、自私、爱打扮,骨子里遗传了先辈开拓者的男子气概。女主人公思嘉不但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不同,与世俗标准中的完美女性也不相同。从自己身上似乎也找不到相似之处。因为不同,不能轻易地喜欢——最抵...
评分 评分一个憧憬并执着追求爱情的女人, 却不得不在生活的压力面前一次次的被叛自己的内心。 一个固执的、简直是执拗的女人, 也正因此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情。 一个被物质的困乏吓坏的女人, 在追求物质, 却无可指责, 因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也是处心积虑的想要帮助自己爱的人, 却一...
托福口语的时候每次我都不要脸的时候说我最喜欢的书是飘....
评分郝思嘉一直在影响着我
评分女性形象的启蒙
评分那个娇俏的、狡黠的、绿眼睛的郝思嘉。
评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