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康熙是一位令人另眼相看的明君。他既仁慈、孝顺、富有同情心,又专横、残酷、他既真诚、宽柔,又虚伪、险猛……《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以康熙大帝自传口吻,揭示了康熙的功过是非及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图文并茂,语言自然流畅、是一本集学术性和文学性的历史人物传记。
点击链接进入: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他在其中每一个世纪都选择了一、两个专门题目,写出生动的叙事(narrative)长篇,从正面或侧面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这是史学家的真本领,也是史学的最后归宿。就我阅览所及,在并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之中,好像只有史景迁一人具有这一特殊的本领。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因为他不但史学的功夫深厚,而且文学的造诣也超出侪辈。
——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 余英时
(史景迁)描写历史人物的性格,也往往从细节见到性格,于是这些人物不是平面的面谱,而是有笑有泪的活人。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在他的笔端复活了。……中国史学的祖宗,太史公司马迁,其文笔之优美,使《史记》不仅是历史记载,也是文学作品。这一传统,自清代考证之学独擅胜场,文章之美,已不受重视。史景迁先生的著作,堪为我认借镜。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许倬云
文/严杰夫 在中国的皇帝中,康熙是最有资格成为“三好学生”的那位,而他在文治武功上的成就也已家喻户晓。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位千古一帝,古往今来,竟然没一个中国人想起来为他作传,仅有几年前坊间流行的那几本近乎演义的历史小说。深究个中原因,或是因为他流传的资料太多...
评分 评分在读这本书之前,确实对于康熙的了解甚少,对于中国皇帝的了解都很少,好像就算在今日的中国,讨论之前皇帝的事情或者做法,也常常有些隐晦的地方,这也就是西方学者的优势所在。史景迁可以就他所了解的,通过合理的想象和布局,塑造成这样一部独特的康熙的自画像。第一人称,...
评分史氏通过琐碎的史料重构了一代帝王的内心世界,这些琐碎的史料包括官方正史、帝王起居注、对大臣奏折的批注、与内臣的通信等,能一定程度上从不同的角度来塑造有血有肉、是人非神的康熙。史氏以“游”、“治”、“思”、“寿”、“阿哥”几个章节从征战与出巡、治理国家、思想...
评分4,有些遗憾类似的学者作品不好找。比起翻译成文言的广西师大版,更偏爱远东这版。第一人称,用来在前几章中讨论康熙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恰好,没有传统方法下的刻板,和描述政治家的高度相类。只是阿哥一章,因为视角稍有遗憾,第三人称,传统史传可能反而好处理。远东这版一处不足是注释,最新的广西师大版注释都有补出,一版看文本,一版看注释也还ok
评分海外汉学家不是汉学家,而是网络小说家。
评分一本用康熙第一人称写的书,西方新史学时期的表现手法。史景迁以小说家的手法揣摩康熙,勾勒出别开生面的康熙自画像,文学性更突出。虽然基于史料但全书没有什么新内容。 史景迁的康熙应该更受外国人的欢迎,但是这个翻译让整本书看起来幼稚无比,最后附的康熙十七封信翻译的最正常。
评分有点乱
评分康熙 内心独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