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小說發展到《紅樓夢》是個高峰,而高峰成瞭斷崖。但是一百年後倒居然又齣瞭個《海上花》。
韓邦慶的《海上花列傳》是一部描寫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長篇小說,旁及官場和商界等多個社會層麵,曾被鬍適稱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魯迅則曾稱贊它有“平靜而近自然”的風韻。
張愛玲將《海上花列傳》視作《紅樓夢》之後傳統小說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備至。為瞭去除書中的吳語對白對讀者造成的障礙,她將之盡數譯為國語,希望能使更多人讀到並重視這部小說。
《海上花列傳》分為《海上花開:國語海上花列傳1)》《海上花開:國語海上花列傳2》兩本。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齣生於上海,原名張煐。1922年遷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迴上海,讀《紅樓夢》和《三國演義》。1930年改名張愛玲,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投入文學創作。兩年後,發錶《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並結識周瘦鵑、柯靈、蘇青和鬍蘭成。1944與鬍蘭成結婚,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1947年與鬍蘭成離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離港赴美,並拜訪鬍適。1956年結識劇作傢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1967年賴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
《海上花》原名《海上花列传》。名字是张爱玲改的,译后将它分为上、下两册《海上花开》和《海上花落》。这里的花就是交际花,地点是上海。有时候,大概也可以理解为无根无依浮萍似的“美好女子”。 说是“美好女子”,其实是花比拟作女人指代的原意。文中也确实曾描写过上海...
評分《海上花列传》(简称《海上花》,又名《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是清末问世的一部地道的上海小说。说它是地道的上海小说,是因为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a.它的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韩邦庆(1856-1894,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笔名花也怜侬)是松江(今属上海...
評分合上书的感觉真是恍恍惚惚。不知为何总觉得前半部比后半部吸引我,可能是书中人物实在太多,东一笔西一句的实在记不实全。 印象中玉甫那对是真真相爱吧,不离不弃,彻夜服侍。王莲生骨子里还是爱的小红,只不过用一种互相逼迫的方式。其余各怀心思各有目的,就像二宝本以为...
評分现在想来,《海上花》中的时空,跟我读到的其它明清小说很不一样,我能想到的有2点: 一个是小说对时间和地点的记录十分严格和准确。《水浒传》中有一些地理错误,比如一个好汉出了某个州往东走,却走到了西面的州,还有XXX老师说《西游记》里面号称取经走了14年,但是...
評分2.4张爱玲的各回注解 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中各回注解加起来,一共是167条,虽然大部分注解都类似名词解释,只是对读者可能感到陌生的地名、物件、习俗、典故进行解释,但注解中最被张爱玲看重也最影响读者对《海上花》的接受与理解的,还是34条关于人物与情节的提点。这种性...
周雙玉小小年紀,敲起竹杠的手段倒是精細狠辣。
评分差過儒林外史,三言二拍和金瓶梅
评分張愛玲終究是張愛玲,男女之間看得透透的。譯後記分析得相當精彩,可以看齣張愛玲除瞭纔氣,其實文學造詣也是很高的。就是那種“比你有纔華的人還比你更努力”的孩子。那麼多先生裏,最喜歡周雙珠,看破紅塵,卻還保有良善。雙玉和雙寶之爭裏,最後還是她周鏇,給雙寶一個好下場。
评分這本讀起來比上本更快。張的分析更是細緻入微。
评分"巧囡送上水煙筒,蓮生接在手中,自吸一口,無端掉下兩點眼淚。室內靜悄悄地,但聞四壁促織兒唧唧之聲,聒耳得緊。"他們都是遙遠的過去的人物瞭,可這個場景時常縈繞在心上,怎麼也忘不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