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小说发展到《红楼梦》是个高峰,而高峰成了断崖。但是一百年后倒居然又出了个《海上花》。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描写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旁及官场和商界等多个社会层面,曾被胡适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鲁迅则曾称赞它有“平静而近自然”的风韵。
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视作《红楼梦》之后传统小说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备至。为了去除书中的吴语对白对读者造成的障碍,她将之尽数译为国语,希望能使更多人读到并重视这部小说。
《海上花列传》分为《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1)》《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2》两本。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想读《海上花列传》,是源于看了网友来瓶二锅头去年某篇日志曾提及过它的一个引发。 书,5月里买来,读它已到了8月。想读的书,堆了一小垛,拿起这本,自然便怠慢了那本。 《海上花列传》是自称“花也怜侬”的韩邦庆以吴语(苏州土话)而著,是我国破天荒...
评分2.3张爱玲的删节补缀 在《二详红楼梦——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一文中,张爱玲认为“庚本的一个特点是尊重形式,就连前十一回,所谓白文本,批语全删,楔子也删掉几百字,几乎使人看不懂,头四回也还保存一无所有的现代化收梢。此外许多地方反映底本原貌” ,当时作为读者代表...
评分2.4张爱玲的各回注解 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中各回注解加起来,一共是167条,虽然大部分注解都类似名词解释,只是对读者可能感到陌生的地名、物件、习俗、典故进行解释,但注解中最被张爱玲看重也最影响读者对《海上花》的接受与理解的,还是34条关于人物与情节的提点。这种性...
评分每次坐下来决定写感受那一刻是最痛苦,因为根本不知道写什么没有任何类似构思提纲之类的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最后完成那一刻却是幸福的,因为没有到写读书笔记那个阶段,所以认真的写下自己的感受也算是对自己对这本书的交代。 记得初读海上花时,看过豆瓣一篇文章,说是古代人...
评分感谢张爱玲将《海上花》译为白话,《海上花》这本书,确实在现在是给低估了。要说比《红楼梦》是差了一些儿,但比之《金瓶梅》是没问题的。晚清上海洋界的《清明上河图》,色色人生,尽在其中。所以会读书的人如胡适、张爱玲等并无将其作等闲之书看,并不只如鲁迅所说仅是“狭...
這一版裝幀還不錯。
评分果然是戛然而止
评分世故隐曲,自己读大概能懂二三成,看张爱玲的注释和译后记能懂六七成,余下的只能靠日后慢慢摸索了。张所说的自由恋爱兴起后妓院小说迅速消匿无踪很有点意思。(真的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评分初读寡淡索然,三五位商宦爷少日夜周旋于几个情人不似情人妓女又不全是妓女的倌人之间,吃吃酒划划拳抽抽烟打打闹吵吵架,几欲将书搁置,又不敢辜负张大才女的一番苦心。昏昏沉沉间继续读下去,字里行间作者暗藏的一些线索逐渐连成脉络,随着对人物的熟悉,倒在平平淡淡中咂摸出一股子道味,就譬如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熟悉了那里的人和事,也就舍不得离开了。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就以此类似的手法而闻名。套用冰山理论,作者写出来的和隐藏的比例是3:7。这7,据张爱玲说她读了无数遍,读了一辈子,显然她也是很寂寞的人。
评分侯孝賢的功力在於,讀了下半本,印象深刻的仍是黃翠鳳與羅子富、沈小紅與王蓮生以及周雙玉與朱淑人幾對。另,張愛玲讀書的功力真是力透紙背——李漱芳何以不嫁陶玉甫為妾,陳小云與金巧珍俗世男女的歡洽、周雙珠的妒、黃翠鳳刻意穿孝服給羅子富看、沈小紅與王蓮生「花錢買罪受」同時又是張蕙貞不可企及的關係、琪官瑤官與蘇冠香的暗流、周雙玉的那碗「生鴉片」……若是沒有張愛玲,我萬萬不可能看出。另,張愛玲為何不轉譯那篇交代諸人下場的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