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这就是《南行记》。本书以作者自己早年的流浪生活为背景,其中奇异的边疆风土人情和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明丽的风景和阴郁的人生,爱和憎,都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照,使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粗犷的浪漫情调。
许多年以前,大约还在我高小时期,当时有一部叫做南行记的电视剧在荧屏上播放。我爸一度看得很入迷并不时称赞男主角演得真好。许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个演员叫王志文。或许是年龄太小,我对这个剧印象十分模糊,仅仅依稀记得每集结末都有一段主演和作者的对谈,交流这个作品...
评分 评分我合上书的时候心中泛起了一阵忧郁。如果1933年之后艾芜没有选择走上左翼的道路,而是像沈从文一样独立着,那么很有可能他可在文学史上留下更响亮的名号,甚至在文学史上独立成章。可是这些都不可能实现了,《南行记》成了只能活在文学史上名字,成为了一个符号,而那之后的艾...
评分小时候看的书,当时就被书中描写的西南少数民族面貌深深吸引,阅读的时候可以充分幻想书中的景象。长大了,有机会到艾芜书中写到的地方,竟然可以印证小时候的想象。
评分早在15年前,我就看过了艾芜的《南行记》,那种细腻的记述风格一直都让我对他走过的地方魂牵梦绕,一直想有机会能够跟随他的脚步能从走一回,在孤寂的山中思考,在漂泊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可是现在,却因为各种原因怎么也无法成行。也许,这一生都不能都追随艾芜的足迹,在寂...
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艾芜的特色是难以复制的。《南行记》主要是根据他的四川-云南-缅甸-南洋苦旅经历写成。他一路上风餐露宿,深入当时远离繁华地带,人迹罕至的边地,真是摩顶放踵的苦行僧形象,虽不像墨家般希图济世,气质上却打着墨家的烙印。他用笔写出的边地人物从语言到行为都活灵活现,个人以为这部短篇小说的集子部分地具有社会史的功能,也就无怪乎名列社会剖析小说(严家炎先生语)之中了。
评分很好的小说,艰难的生存,自在的生活。
评分一本非常好但是现在非常难找的书
评分作者的行程,并不是“旅行”这样带着浪漫情怀的词汇能概括的,而更似流放,苦是要吃的劳力是要做的,提心吊胆而总不见得有明媚的时刻,因而感到自己只是一个“多么乏力生存的弱者”,要说弱者,在那动荡的年岁,又有几个人不是将脑袋别在腰上乞生的呢。还好这一切并不影响志趣,破布包裹里珍藏的书总是要读的,青年的心在汗水的冲刷下依旧单纯善良而结实。他并不着重描写生存的艰辛,而更多的在记叙奇闻逸事个边境风光,旖旎又诡异,也曾有几遭死里逃生崎岖险象,以自由之名,流浪漂泊,本身即是件浪漫的事了吧。
评分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