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沉寂瞭十年的格非推齣長篇小說《人麵桃花》,重新點燃瞭我對中國文學的希望。《人麵桃花》選擇20世紀初的中國為背景,情竇初開的少女秀米一天遇上瞭革命黨人張季元,然後一場關於革命、烏托邦、的故事就慢慢舒展開。這本書的文字優美, 情節起伏跌宕,細枝末節都經過瞭精心的處理,其精緻與05年06年推齣的《兄弟》的粗糙恰好成為鮮明對比。格非也因這本書獲得第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年度傑齣成就奬。授奬辭寫到“格非的寫作堅韌、優雅而純粹……他的敘事繁復精緻,語言華美、典雅,散發著濃厚的書捲氣息……既充分展現瞭漢語的偉大魅力,又及時喚醒瞭現代人對母語的復雜感情。”。《人麵桃花》不僅僅是語言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對諸如烏托邦、革命以及暴力,作者並沒有去作價值判斷或者道德判斷,而是留下瞭一個含糊的臆想空間;他也沒有拘泥在曆史的細節上,而是在此基礎上另闢一條通往人的心靈空間的通途。這就是本書最高明之處--小說它不同於論文需要在事實的基礎上建構明確的價值判斷,也不是隨筆散文類文章,是一種主要個人思想的錶達。小說藝術最主要的就是要在虛構的故事上再給讀者留下臆想的空間。哈姆雷特風靡幾韆年,其竅門全然一句“TO BO,OR NOT TO BE”之間。
格非,男,1964年8月生於江蘇省丹徒縣。1981年進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漢語言文學專業,1985年留校,任中文係助教、講師(1987)、副教授(1994)、教授(1998)。200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並於同年調入清華大學中文係。
主要著作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幟》、《塞壬的歌聲》等。有英、法、日、意大利等語種的單行本在國外齣版。
桃花与流血,香汗与尘嚣,白刃在喉与生死契阔——这些旧式通俗小说意味极浓的因素打翻在格非的桃花源深处,涟漪过后,渐渐浮出水面的却不是革命宏大叙事的远景,而是回忆本身,是这场回忆美学的大千世界中,梦境对现实诗性的隐喻,是孱弱个体头顶着瞬息万变的浮云,书写另一种...
評分看完《人面桃花》竟然觉着不会说话了。怔怔的从饮水机里打来水,抿了一口,润了润干干的嘴唇,然后仰起脖子一口气喝去了大半杯。 此刻还是愣愣的恹恹的,脑子里只有一句“这融化着的冰花,正是秀米的过去和未来”。 秀米这样惩罚着自己。 她不说话,她把自己装作一个哑巴,她...
評分个人认为《人面桃花》是先锋写作与优美古典相遇,格非以扎实的功底与虚构能力用心经营这场美丽邂逅。《人》类似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格非在散发霉香的残史野史间生发虚构资源,故事类似发面时那块糟头,背景是清末辛亥革命。乱世出佳人出英雄,纷繁复杂...
評分馬爾剋斯快點病死吧。好多中國作傢都備瞭一篇好祭文獻給你
评分在課上跟格非探討過這本書,也是我最早看的他的書。
评分第九屆茅盾文學奬票數最高作品格非《江南三部麯》。文筆唯美,人物空洞。百般念想,不知所終。
评分第二部分女主人公被綁票,被輪奸。恰好團夥頭目之間內鬥,互相殘殺,頭目竟還個個找被綁架的女主人公談話,這種情節閤理嗎?這種作品在第九屆茅盾文學奬竟然排名第一,中國沒有寫得好的小說瞭嗎?
评分第九屆茅盾文學奬票數最高作品格非《江南三部麯》。文筆唯美,人物空洞。百般念想,不知所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