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活躍於網路的神秘作家,作品多與歷史辯證相關。借鑑人類學家田野調查的態度,跳入歷史理解古人,再跳脫出來,用現代知識來思考古代社會。著作有《我們為什麼離正義越來越遠》、《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思辨的禪趣:〈壇經〉視野下的世界秩序》(舊版書名《八戒說禪》、《隗家村》、《月迷蹤》、《春秋大義.二:隱公元年》、《春秋大義》、《周易江湖》、《孟子他說》、《孟子他說.貳》(以上作品依出版日期由新至舊排序,皆為簡體版書籍)
《老子》通行本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這「無名之樸」,在《淮南子.道應》中,是姜太公教導周武王最殘忍的愚民術;在漢朝的黃老思想中,更符合其「君臣異道」之說;對照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所概括之「僭術」,更是駭人地不謀而合。若說這是穿鑿附會之說,小國寡民才是《老子》的治世理想,那別忽略馬基維利在《君主論》中明言,因為實現不了,故不談論那「上帝維護之國」;熊逸也列出證據,正名老聃從未說小國寡民是他寫這部書的「目的」。通行本第六十章言道「治大國,若烹小鮮」,明顯便是在教導君王如何治國。
各种摘抄与简单的想法 1、一言蔽之:崇本息末。 2、道家的无为“动于本,成于末”,儒家“动于近,成于远”。 3、圣人死了,带着他的思想中那些难以言传的精髓一起离我们而去了,只剩下一些糟粕留了下来,喏,就是您看的书上的那些文字。---《庄子.天道》 4、我们总是喜欢拿自...
评分《老子》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甚至都敢去读的书,无他,就是因为太隐晦了——短短几十段文字,不但内容神秘莫测,连逻辑、史实性也是模糊不清的。 我认为熊逸对此书首先在版本、生平上做了完备的考证,于基础上理清了读《老子》的方向;然后对《老子》读本的几处重点和难点并结...
评分这是一本观点比较新颖的书,颠覆了以往我对《道德经》的许多理解。论证相当注重逻辑,给了原著中许多争议较大,似通非通的章句一个合理通顺的解释,如: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读后整理出来《道可道》对我的启发有:1.《老子》一书是写给统治者看的,...
评分对于多数人来说,听熊逸讲传统文化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他总是站在云端,环抱双臂,笑吟吟的,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无论飘到哪里都是一个局外人。他没有热忱,甚至没有温度,仅有的只是旺盛的好奇心。他不会帮你提升民族自豪感,也不会从古人那里帮你发掘待人接物的生活智慧,...
学术书,非学术书,哈哈,好看好玩的书
评分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王莽 这么一个表面上韬晦圣智 道德仁义 几乎完美人格的皇帝 也恰恰败在一定要与天斗的情境之下 政治上要无为 并不是不与作为 而是不要去做不应该做的事
评分对道学的认识很客观,深刻。作者学问古今贯通,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道学,儒学,法学,甚至哲学有了清晰的了解。语言也通俗易懂,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评分对道学的认识很客观,深刻。作者学问古今贯通,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道学,儒学,法学,甚至哲学有了清晰的了解。语言也通俗易懂,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评分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王莽 这么一个表面上韬晦圣智 道德仁义 几乎完美人格的皇帝 也恰恰败在一定要与天斗的情境之下 政治上要无为 并不是不与作为 而是不要去做不应该做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