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乔治·赫伯特·米德 米德 符号互动论 传播学 芝加哥学派
发表于2025-02-02
心灵、自我和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心灵自我和社会》是米德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记录和总结,全面展示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米德从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以进化的观点论述了人的心灵和自我在社会背景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突出了有机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开创了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他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心理学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 《心灵自我和社会》的作者是乔治·赫伯特·米德。
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美国奥伯林学院。1887年进哈佛大学深造。1888至1891年留学欧洲,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进修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1891至1894年与杜威同时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结成密友。1894年随杜成到芝加哥大学任教授,并一道加入美国实用主义最重要的派别——芝加哥学派。1904年杜成离开该校后接任哲学系主任,直至逝世。其教学声望卓著,但著述不多,其同事和学生在他死后将他的讲稿、速记稿和札记等加以编辑整理出版。主要著作有:《当代哲学》(1932)、《心灵、自我和社会》(1934)、《19世纪思想运动》(1936)、《行动哲学》(1938)。
符号互动论的三个核心假设:意义、语言和思维。人类对人或事所采取的行动首先基于他们向这些人或事所赋予的意义,意义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现实的构建;意义产生于人们彼此的社会互动,换句话说,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协商得来;内省的最大作用是通过内部对话进行反思,而思维是一个扮演他人角色的过程。当自我成为镜子中的映像,主我是自我中所有新奇、无法预测以及无条理部分的自我驱动,客我是当一个人扮演他人角色时所看到的自我镜像。“如果主我说话,客我会聆听。”“此刻的主我将会存在下一刻的客我中。”而所谓的一般化的他人(概化他人)就是一个人基于社群和反应形成的关于他的自我的混合意象。——埃姆·格里芬《初识传播学》
评分读的太辛苦。书是好书,奈何译者用了写学位论文的水平来翻译。
评分翻译扣一星,大错不多,只是太拗口……对破折号的处理不当,导致阅读体验不好……
评分晦涩是有的,人家本来就花了三十年写的,说自己读一遍完就懂了,是想表示自己达到大师阶段什么的,还是想说人家一生研究本来就很浅薄呢?看到好几处觉得很赞的地方,我已心满意足
评分虐人,但是非常重要
两类事物:一类是存在并且对所有人有同样价值;一类随某些个体而变的事物。 当某人被麻醉时,世界对他来说是不可及的。 同样,睡眠使人们对世界是不可及的。 达尔文:意识先于行为存在。 米德:意识是从这种行为中突现的;意识绝非社会动作的前提,社会动作倒是意识的前提。...
评分G.H. Mead的這本《心靈、自我與社會》的副標題是「從社會行爲主義者的觀點出發」,而本書的第一部分又恰好題爲「社會行爲主義的觀點」,因此乍看之下似乎對於書中重點的把握最好以「社會行爲主義」爲題。不過在我看來,「社會行爲主義」作爲大標題固然合適,但其中最核心和值...
评分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符号相互作用论的书,现在只读了第一篇,因为这本书本身就是由课堂笔记和米德的手稿构成,不是米德自己对自己观点的一种系统化的组织和阐述,所以读起来着实很费力,有的地方可能有其自身的逻辑,但在我读起来就好像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为了尽量克服语言...
评分心灵、自我和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