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田文昌
出品人:
页数:393
译者: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0520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律
  • 法律实务
  • 法学
  • 律师
  • 刑事诉讼法
  • 司法制度
  • 陈瑞华
  • 中国
  • 刑事辩护
  • 辩护实务
  • 中国法制
  • 法律研究
  • 司法实践
  • 辩护策略
  • 案例分析
  • 法学
  • 法律
  • 中国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田文昌、陈瑞华对话录》记录的是一名资深律师与一名法学教授就刑事辩护问题所进行的对话。对话的目的主要是对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当然,任何律师都不能说自己的辩护经验就等于"中国律师的经验",任何学者也不能说自己的研究就"完全总结了中国刑事辩护的经验",他们所说的"中国经验"主要是对中国现阶段的特定历史条件即"中国特色"而言。他们两人通过对话希望尽量展示中国刑事辩护的一般经验,并使这些经验上升为概念和理论。

作者简介

田文昌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1983年—199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5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1995年创办京都律师事务所。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十佳律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等栏目先后对其进行过多次专访报道。2002年被美国刑事辩护律师协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曾出版著作:《刑罚目的论》、《刑事辩护学》、《控辩审三人谈》、《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律师建议稿》、《律师制度教程》、《律师与法治》、《中国名律师辩护词代理词精选——田文昌专辑》(共两辑)。

陈瑞华 北京大学法学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在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任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有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基础理论等。独立出版的著作有:《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2004);《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6);《看得见的正义》(2000);《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2003);《程序性制裁理论》(2005);《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7);《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7);《论法学研究方法》(2009);《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2010)。

目录信息



一中国刑辩三十年的发展脉络
辩护的概念与要素
法庭辩护与审判前辩护的并存
实体辩护与程序辩护的分离
实体辩护的分化
罪轻辩护与量刑辩护的关系


二证据辩护
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法定化?0
证据信息真实性的推定规则0
证明责任的分配0
证明标准0


三程序辩护
程序性辩护的困境
程序性辩护的技巧


四无罪辩护
实体上的无罪辩护0
证据上的无罪辩护
程序辩护向无罪辩护的转化


五量刑辩护
量刑辩护的技巧
消极的辩护与积极的辩护
罪轻辩护


六辩护思路的形成
开庭前辩护思路的形成
开庭前与被告人的沟通与协商
一审中辩护思路的调整
辩护思路的再次调整


七庭审前的辩护准备
会见的注意事项
阅卷权问题
阅卷的技巧
调查取证的困境与技巧


八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上)
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的关系
对控方言词证据的质证
对控方鉴定结论的质证
对控方实物证据的质证
法庭举证技巧


九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中)
辩方证据的合法性问题
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


十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下)
法庭辩论技巧
法庭辩论的语言艺术
法庭应变
法庭辩论的风格
指导性案例的运用
第二轮辩论的技巧



一二审和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
二审程序中的辩护
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



二律师职业风险防范
律师职业风险的表现
《刑法》第306条问题
职业风险的防范



三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刑事辩护带来的新空间与新挑战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人地位的确立
律师辩护范围的扩大
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权的保障
律师阅卷权的保障
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大
证人、鉴定人出庭与律师辩护
二审审判开庭审理范围的扩大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程序辩护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我想在任何一个国家出他本国刑事辩护领域的书直接叫《刑事辩护的经验》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是中国的经验?从这点上来看就能想到,中国的刑事辩护一定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否则干嘛要在书名上多此一举? 通读此书,最大...  

评分

我还没有什么亲自上阵的经验,这里写得让我想起电视剧里的情节! 辩护人想挑战公诉人的证据,真的难度系数大!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有职业风险!记得前几天我看到有个女律师因递交了虚假材料被判入狱!唏嘘不已!

评分

屁股决定脑袋。从辩护人的角度看,不相信公检法。而我作为一个法官助理,也对控辩双方都保有警惕。 田文昌律师,有理论深度,又有丰富经验,并练就了高超技巧,学到很多。比如,拿一张大白纸把前后多次的陈述~供述摘录下来,前后比较或与其他证据比较,这个就是悄悄法律人以为...  

评分

六年前,我在西南某地法院审理一起案件。这是一起普通的抢劫案,由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辩护人没有提供新的证据,只希望法庭考虑被告并非主犯,能够从轻处罚。为论证这一点,律师当庭发表了长篇大论,详尽介绍了共同犯罪的定义、特点,甚至列举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理论学...  

评分

现实不仅不如电视上的侦破法律类故事炫酷,甚至LOW B很多,很多。 原来中国的审判,证人基本是不出庭的。 那些炫酷的交叉质询,我们根本就木有,律师们也都不会。 原来法庭的秩序,是不标准的。 那些庄严的法庭场景,现实中一团乱。甚至连开庭的时间都不会跟律师商量,有的律...  

用户评价

评分

没看完

评分

这书就算再怎么好也不至于评这么高的分啊…田大状的故事很值得看。

评分

过来人看的更深,岸边散步看到的都是风光旖旎,潜入海水深处看到的往往是黑暗无边。

评分

这书就算再怎么好也不至于评这么高的分啊…田大状的故事很值得看。

评分

力荐!揭露了我国残酷的司法现状,检察机关对律师的不公正限制,不给予合法的探视、阅卷、调查取证三项基本权利,大量存在的刑讯逼供、伪造证据、利用公权力打压证人,律师甚至面临被恶意的打击报复。甚至,因为证据被发现漏洞,一审被判无罪后,回去改证人证词,再次提起诉讼。法官在使用执法权时,随意裁量、滥用权力,不允许律师主张其应有的权利,甚至剥夺辩护和发言的权利。真的是广袤大地,可怕至极。案例中的当事人面临毫无缘由的指控,真是地狱一般的处境。简直是汗毛全程树立的颠覆的阅读体验。而这种以某一方面用对话的方式展开探讨,有法规有判例做辅助,可以极大地提高律师执业水平。田律师是刑事案件的业界大咖,经验老道,对法条和实践的结合简直神一样的存在,为某些案例的辩护,常常有重要突破,辩护过程有时让人热泪盈眶,不禁为他鼓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