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择要论述了《研究录》的内容,并补充和更新了《研究录》问世以来20余年间新的研究和发现。伟大的哲学家罗素称,与性相关的大量著作中,其是难得的可以让人放心阅读的佳作,它内容精彩,令人叹服,值得向所有人推荐。
哈夫洛克.霭理士(一译埃利斯,又译霭理斯,1859-1939)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性心理学家、思想家、作家和文艺评论家。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他终身从事人类性科学和性心理学研究,致力于探究性和人类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性心理学研究的先驱,贡献有目共睹。而作为具有开拓意义的思想家,他在哲学、宗教、社会学、美学和文学批评上的著述同样令世人刮目相看,为冲破和摆脱宗教、道德和习俗对人类思想的禁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霭理士出生于英国伦敦附近的库 罗伊登市。他6岁时曾随父亲飘洋过海,16岁时(1875年)曾跟随父亲到了澳大利亚,后来因身体健康原因没有继续去印度,被一个人留下来,直到1879年才回到英国。在澳大利亚的四年间,他当过教师,经历了身心发育成长的季节,并立志为了解自身以及他人的成长而学医。1880年至1889年,他在伦敦的圣托玛斯医学院学习,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但霭理士从来没有将医生作为未来的职业。学习期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活动方面,毕业后没有去当医生,而是积极追寻自己的人生志向,从事性科学研究和文艺、社会思想评论。
其实不觉得是多差的书,我读他的本意也是了解一点有科学依据的东西,因为有些时候荷尔蒙的作用是很难度量的。看了之后其实觉得很多很有道理的地方,它包括青春期,婚姻等很多东西的论述都还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推荐青春期教育的少年度一下,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性"。像我这...
评分——潘老的翻译虽可见文学功底深厚,但由于时代久远,时中国的心理学实在不发达,许多专业术语的翻译与如今的都对不上号了;许多翻译,也总觉得失于科学而重于文学;另,译者虽注释颇下功夫,但典例的引述不免过于冗赘,期间译者的一些观点也不敢苟同,比如假定婚姻是个长久的...
评分潘光旦在他翻译的《性心理学》中附录了一篇他自己写的《中国文献中的同性恋举例》,这篇文章一开篇就这样写道:“同性恋的现象在动物生活史就有它的地位。它和人类的历史同样的悠久,大约是一个合理的推论,一般的历史如此,中国的历史大概也不成一个例外。” 动物也搞同性恋?...
评分三年前买的,断断续续的翻过,直到两个月前才开始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从头开始看完它。有人说翻译得很好,非常中国化,很有内涵和深度,我花了两个月时间看完,第一次觉得中文原来也这么难以理解。 Anyway,书里的许多观点和调查研究即便放到现在来说都是很前沿的,难读懂但值得...
评分1933年出版的书,有一章关于同性恋的,认为同性恋是病态,花大量篇幅谈同性恋的纠正和治疗,里面提到了各种可能的治疗方法。文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男同性恋者换了异性恋男子的睾丸,竟然立刻变成了异性恋,对女人有性趣了…… 而关于同性恋的基本事实是: 1993...
“性冲动是一股不可限量的强大力量,个体需要不断地挣扎和运用这种力量”
评分被科普。前半部分条理清晰逻辑流畅,后半部分省略过多论证只讲结论,读起来连贯性不好,理解不能到位,虽然是导读版,也应该有始有终啊。
评分我真的是抱着学术研究的心态去看的......嗯......
评分美丽新世界,意料之外欣喜之中
评分确实通俗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