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能用“叙事—抒情—象征”建立起如此整饬的逻辑体系,已是天才之作。主要命题是“反现代的现代性”,常用概念是主体性、他者、东方主义、辩证法。如作者所说,在现代性的范畴之内,无法断定“反抗”的成功或失败,至少,在这种“反抗”中,“历史”前进了。
评分就看了论青春之歌的一章,觉得写得非常好(当然只是门外汉的浅见)。不过该章的一些语句和观点在陈顺馨的论文里同样出现了,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评分其实觉得比《再解读》好,虽然有些章节和再解读一致(没工夫考证两本书孰先孰后了),但妙在加入了叙事-抒情-象征这条大线索,并且尝试解释三个时代的演进逻辑——现代化的内在展开。在结尾处老师把抗争/宿命收纳到二元对立逻辑中,确实是一个新颖有启发的角度,但是论证欠严密,需要再了解后殖民主义理论后再评估这一观点有多大解释力。
评分虽然有很多游离文本的莫名的理论,但其中的分析也不乏深具启发性的地方。勉强3星吧
评分第2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