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是老捨先生正麵描寫抗日戰爭,揭露、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傢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綫,輔以小羊圈鬍同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實地記述瞭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形象地描摹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心靈震撼和反抗鬥爭,刻畫齣一係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史詩般地展現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偉大曆程及生活畫捲,可歌可泣,氣度恢宏,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是一部感人的現實主義傑作。
老捨(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捨予,滿族,生於北京貧民之傢。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1924年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華語講師,開始小說創作,寫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1930年迴國,先後任教於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創作瞭《大明湖》、《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等。
三十一章主要讲北平丢了后,小羊圈内各种人的反应。 一开始是几个人的群戏。关心和不关心的交替进行。 剃头匠孙七是最先出场的,知道消息后,孙七的剃刀立时撒了手,差点伤了客人。小崔和程长顺争论着南京会不会守住。刘师傅差点因为丁约翰的漠不关心打了起来。小文揣着手,立...
評分《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分为《惶惑》《偷生》和《饥荒》三部。其中,第三部《饥荒》因各种历史原因未能完整发表,手稿也在变故中遗失,始终是一大遗憾。 2014年,经多方努力,赵武平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的浦爱德档案中,找到了《四世同堂》的英文译稿,其中第三部《...
評分0. 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四世同堂》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小学六年级暑假,我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四世同堂》,只觉得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
評分“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的在摇曳,起风了。” 不得不承认老舍先生的文章,气势磅礴,总是会给人一种恢弘大气之感。 老舍先生评论自己的这部作品为:“他是我从事写作以来的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故事发生在小羊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
評分一直不敢读《四世同堂》,每回经过图书馆看着厚厚的两大卷本,心里总是不由得生出一种怯意,欲翻又止,最终手还是伸向了旁的厚度看起来比较友好的书。我向来不喜欢冗长的阅读,书本对于我来说本是一种莫大的沉浸和快乐,尤其是小说,所以我害怕被过于长篇大论的叙述消磨...
果然是一代文學大師,絕不是憑空得來,那細膩的文字,那刻骨的描畫,那飽含著愛的感情,會讓你情不自禁地讀進去,不隻是進入書裏,更是把自己融入進瞭整個故事情節,你會覺得自己走進瞭那淪陷在日寇鐵蹄下的古城裏。然而,最讓我感慨的並非他們在日軍統治下所遭受的苦難;而是,這8年抗戰終於結束,當所有人都以為苦難終於結束的時候,三年動亂一過,便更陷入瞭無底的深淵,三反五反、反左反右,至少要到文革結束,而這自37到76長達40年幾近暗無天日的苦難,更與何人說!
评分小羊圈的人都說,日本投降瞭,就有好日子過瞭…不禁想起關於飢荒的段子:1942被餓死的人說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於是1960又被餓死瞭…多難之邦上求生活的人,就像一條長長的彈夾,被曆史之手無情地掃射,一代接一代,猛烈似北平的鼕風…
评分人物過於扁平化,六十迴往後,整個故事情節更是像坐上飛機似的急轉直下,反麵人物一個接一個被滅掉。鬧劇和賺人熱淚的場景也是此起彼伏。一部一百萬字篇幅的巨型小說卻包含瞭與之不相稱的單薄的內容,實在不能說是成功的。
评分死去的天佑讓人聯想到後來投瞭水的老捨先生。沉默的好人。
评分我相信一個人去讀他的書是一件過癮的事情,他好天真和善良,我在他身上看見瞭人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