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阿城 随笔 文化 杂文 中国 文学 闲话闲说 世俗
发表于2025-02-02
闲话闲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热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做的。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种现代的意思,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事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都像车票,要搭“现代”这趟车,不买票是不能上的。“无为而无不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佚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了,“无不为”。后来的读书人专讲“无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讲越酸。
我个人是喜欢孔子的,起码喜欢他是个体力极好的人,我们现在开汽车,等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坐沙发,超过两个小时都有点累,孔子当年是乘牛车握轼木周游列国,我是不敢和他握手的,会被捏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成仙了,仍要携带世俗,就好像我们看中国人搬进新楼,阳台上满是旧居的实用破烂。不识字的中国老百姓也晓得“敬惜字纸”,以前有字的纸是要集中在一起烧掉的,类似一种仪式,字,是有神性的。记得听张光直先生说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通人神,是纵向的,西方文字是为传播,是横向的。我想中国诗发生成熟得那么早,而且诗的地位高,与中国字的通神作用有关吧。这样地对待文字,文字焉敢随便变化?白西易讲究自己的诗通俗易懂,传说他做了诗要去念给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听,这简直就把通俗做了检验一切的标准了。做诗自己做朋友看就是了,为什么会引起生存竞争?
看来唐朝的诗多商业行为的成分,不过商品质量非常高,伪劣品站不住脚。中文里的颓废,是先要有物质、文化的底子的,在这底子上沉溺,养成敏感乃至大废不起,精致到欲语无言,赏心悦目把玩终日却涕泗忽至,《红楼梦》的颓废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后是“落了个白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见原来并非是白茫茫大地。
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后半部谈小说极好。
评分我还很喜欢这种看似东拉西扯又能信手拈来的文字,这是非常考验作家写作功底的,如果能同时做到深刻兼有趣实属不易。阿城点评犀利,三言两语即可见骨,还有那么一种雁过不留痕的洒脱之意,想了解中国近代文学的可以当作参考。必须要说的是,阿城笔下的“世俗”并非贬义,想来也是要文学走入大众。对于《红楼梦》诗词的看法很是赞同,不过将蔡东藩《历代通俗演义》这些作品归入“鸳鸯蝴蝶派”实在没想到。书中妙处极多,可以细细品味。
评分余秋雨献给初中生,韩寒献给高中生,冯唐献给大学生,阿城献给研究生。共同点是,小说很烂但生活经验丰富,无原创思考但能强记知识,尤喜在雅俗间倒买倒卖。#前一阵还纳闷咋有人专门去知乎问冯唐和阿城谁文笔好
评分关于世俗……
评分今天在上下班的地铁里读完了阿城的《闲话闲说·中国时俗与中国小说》,这可是我花了35大洋托朋友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的啊。览罢数千年历史长河,殊不知“世俗”才是生活的真正唯一主流。其中讲《红楼梦》区别于其它说部是第一次将诗的意识引入了小说,以前想过,但是说不出来。阿城谈吐蕴藉,自得风流。
阿城是旧派的文人。按他自己在《80年代》中说得,他因从小读得是旧书,所以知识构成与他人便有所区分。《棋王》一出世,艳惊四座。但其实,他的东西不过是沿袭了旧时文风。讲的也是老故事。 阿城所谓的世俗,好就好在其摒弃不去也从未想摒弃掉的人间烟火气。就像旧时的小说,不...
评分前一阵,遇到李陀先生,谈一席话,言及阿城。他说最近看了某某的小说,觉得比阿城好。我质疑了一番,并称许阿城的不显山露水,李陀先生立即截断我,说恰恰相反,阿城相当刻意地在作“道气”。李陀先生的江湖地位高,人称“陀爷”,说起话来也显得不容置疑,但那不是我所体...
评分这是一本老书,被我在图书馆无意翻到。 书中提到一些家庭妇女听一位佣人念红楼梦,不仅津津有味,还要评论一番。这大有世俗之尽头,让我想起前些日子买了本《收获》,母亲说当年没有电视剧都看这书来着。我有点惊讶,如今大学生都轻易不动的纯文学杂志,当年竟然是非常通俗的...
评分之前孤陋寡闻,对钟阿城并不了解。有位朋友特别钟情于阿城,曾耐心地向大家系统地介绍过他,从此也知道了这位大隐隐于市的奇人,因此也就顺便读了这本《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这本小书8万多字,75篇断章,其间句子都不长,但却精辟的很。行文语言平缓但有富有...
评分阿城是旧派的文人。按他自己在《80年代》中说得,他因从小读得是旧书,所以知识构成与他人便有所区分。《棋王》一出世,艳惊四座。但其实,他的东西不过是沿袭了旧时文风。讲的也是老故事。 阿城所谓的世俗,好就好在其摒弃不去也从未想摒弃掉的人间烟火气。就像旧时的小说,不...
闲话闲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