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德勒茲 ,1925年1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1944年中學畢業後就讀於巴黎索邦大學哲學係,1952年發錶處女作《休謨及其生活、著作和哲學》,1957年任索邦大學哲學史助教,1960年任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專員,1964-1969年任裏昂學院哲學教師,1969年接替米歇爾・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教授至1987年退休。 1995年11月4日,德勒茲因難忍肺疾摺磨,從巴黎住處的窗戶墜樓自殺。
幾乎可以這樣說,德勒茲談電影的兩捲本著作也許是你這輩子所能讀到的最深刻的電影論著瞭。為何如此絕對?因為跟你同時代的思想傢們未必有希望超越德勒茲。
德勒茲是法國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傢之一,跟他不相上下的哲學傢尚有幾位,可惜他們都沒有寫過電影方麵的論著。《電影2:時間-影像》是兩捲本著作的第二捲,第一捲的題目是《電影1:運動-影像》。現在我們不必追問為什麼中譯本先推齣第二捲,而不是先推齣第一捲,或者同時推齣。熱愛電影的讀者,你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去書店把它搶購到手,因為該書隻印瞭3000冊,而中國有多少熱愛電影的人會跟你競爭啊!
最后一章《小结》最重要,前面目录中的小总结也很有帮助。我觉得不是他的理论难懂,而是写的有问题。 总体描述:运动-影像体现间接时间;时间-影象体现直接时间(第1章节)。 具体描述:运动-影像的体现方式以及符号系统:感知-运动模式(第2章节) ...
評分第三章 讨论的前提:两种影像的区分。感官机能影像是事物本身,所以比较丰富;而纯视听影像,则只是“描绘”,没有具体的事物,而是从这个特征到下个特征。所以,后者指向了某些事物的根本性属性。这是其真正的丰富性之所在。距离:太阳Vs.红、圆、暖。 纯视听影像不延伸为运...
評分第四章 电影在影像周围环绕一个世界:回圈。最小的回圈是电影的基础。极至是实际影像自身便包含了潜在影像。 极至的影像是一种同时具有实际与潜在的双面影像,脱离了机能延伸,即视征。当实际的视效影像置身于内在的小型回圈,与它自己的潜在影像进行结晶化时,视征的特点出...
評分Gilles Deleuze 近期在巴黎也经常被谈到. 这本书应该有个上册叫 IMAGE MOUVEMENT.
評分【英】克莱尔· 科勒布鲁克 / 文 廖鸿飞 / 译 在这一章,我们将考察德勒兹的两本关于电影的著作:分别是1983年和1985年出版于法国的《电影1:运动-影像》(Cinema 1:The Movement-Image)和《电影2:时间-影像》(Cinema 2:The Time-Image)。从一方面来说,这些书显...
難讀……
评分從此,尼瑪再也不看影評。
评分對於電影的分析還是展示瞭德勒茲下的電影時間和功夫
评分前半部分還行,後半部分掉書袋一樣
评分要再讀一遍!這之前除瞭要補補電影之外,還要再讀讀伯格森,麥茨,愛森斯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