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德勒茲 ,1925年1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1944年中學畢業後就讀於巴黎索邦大學哲學係,1952年發錶處女作《休謨及其生活、著作和哲學》,1957年任索邦大學哲學史助教,1960年任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專員,1964-1969年任裏昂學院哲學教師,1969年接替米歇爾・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教授至1987年退休。 1995年11月4日,德勒茲因難忍肺疾摺磨,從巴黎住處的窗戶墜樓自殺。
幾乎可以這樣說,德勒茲談電影的兩捲本著作也許是你這輩子所能讀到的最深刻的電影論著瞭。為何如此絕對?因為跟你同時代的思想傢們未必有希望超越德勒茲。
德勒茲是法國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傢之一,跟他不相上下的哲學傢尚有幾位,可惜他們都沒有寫過電影方麵的論著。《電影2:時間-影像》是兩捲本著作的第二捲,第一捲的題目是《電影1:運動-影像》。現在我們不必追問為什麼中譯本先推齣第二捲,而不是先推齣第一捲,或者同時推齣。熱愛電影的讀者,你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去書店把它搶購到手,因為該書隻印瞭3000冊,而中國有多少熱愛電影的人會跟你競爭啊!
尽管书籍上满是痕迹,但是却无法找到。至于翻译的问题,恐怕只有懂法文才能解决了。。。 p106 比较喜欢这一部分《时间的晶体》 p106 电影不只表现影像,它还要让世界包围影像。。。。 p110 影像的繁殖,镜子的繁殖。 p127 时间依赖于这种分解,人们在晶体中看到的,就是这种...
評分第一章 新现实主义:将浮动事件与微弱连带关系聚成块。 长镜头与蒙太奇:一个是发现真是,一个是解释真实。 纯视觉情境(这是这一章的关键词):脱离了观看-运动和动作-影像。主要的区别是观众的地位,观众是认同角色进行观看,还是角色本身就是观看者。观众不参与角色的...
評分德勒兹转引了阿尔托《电影的早衰》,“影响中的那些被骗来参加无数意识的愚蠢人们永远不可能使影像达到我们所期望于他的程度。诗已无力挣脱所有这一切,它只能是一种可能的诗,一种任人摆布的诗,它不用再期待电影什么了……”
評分最后一章《小结》最重要,前面目录中的小总结也很有帮助。我觉得不是他的理论难懂,而是写的有问题。 总体描述:运动-影像体现间接时间;时间-影象体现直接时间(第1章节)。 具体描述:运动-影像的体现方式以及符号系统:感知-运动模式(第2章节) ...
評分第二章 麦茨电影符号学的不成立在于将电影与语言进行类比,从而丧失了能指。 电影叙事性的存疑。叙事归因于符号与语法,而影像的内容被看成了符码,但叙事并不是影像的内容,而是影像与影像连接造成的效果。 按照传统电影符号学(第一电影符号学)的推论,电影是用各种方法...
從此,尼瑪再也不看影評。
评分沒有紮實哲學功底的我,吃力的看完,好像記得的也不多瞭,但有生之年一定要再看的,希望有好點的譯本
评分速度、強度、硬度、幅度你都有瞭,所以——我很爽!
评分要再讀一遍!這之前除瞭要補補電影之外,還要再讀讀伯格森,麥茨,愛森斯坦......
评分對我智商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德勒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