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回忆录是《风雨独立路:李光耀回忆录(1923-1965)》的续篇。
1965年8月9日,照顾200万人民生计的重担突然落在李光耀肩上,困难重重,前途茫茫,他怎样为新加坡开辟一条生路呢?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怎样盖房子,怎样修理引擎,都有专著教导。但是,还从来没有一本书是教人如何把一群来自中国、印度和东印度群岛等地的移民组成一个国家的。
今天,新加坡已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和安全的全球化国家,李光耀忆述往事,把毕生治国、发展经济和建设国防的切身体会,浓缩到几百页的回忆录,读者必能从中得到启发。
40年来遍访世界各国,李光耀跟当代世界政坛风云人物有广泛的接触,共同探讨国际与区域局势。回忆录中,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对他们作了生动的描述。
读了李光耀自传的另外一个感受,就是中文版的文字真好。我自认为中文不算坏,用词力求准确生动,承转起合,赋比兴之类也讲求一些,就说是粗通文墨吧,这回真是有一些惊喜。 说下我认为好的中文,其一是我爸。我爸小时念过解放前的私塾,写得一手好颜体,他写的东西不多,有为我...
评分有人是这样评价李光耀的,让他管理新加坡,太屈才了。 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李光耀说,每次他的车行至小学,正好放学,学生从学校中涌出,他总是忧心忡忡,因为他不知道,这些小孩在独立以后的新加坡,是否能有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 不管后人怎样评...
评分This is the second memoir of Lee Kuan Yew, published in 2000. A fairly thick one, purchased from Amazon China (quite a surprise that they have it in store), but worth reading. Binding is not decent, however, the structure is clear and appealing to readers. ...
评分 评分挺真实的。 第一遍是浏览了全书。 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机会主义者、现实主义者、谋略家及政治家。 开篇就是写的彷徨和不安而非丰功伟业。 最值得读的一章我推荐青少年时代,那经历叫一个起落坎坷。 写自己的父母亲和祖父,直言自己的态度。 写英军日军占领下的新加坡和自己的处...
近期想重读一遍,做些研究
评分如果没有沾沾自喜于用权力打压媒体的段落,应该算是比较理想的保守主义政治家的治国之路。不过新加坡毕竟是比香港更小的弹丸之地,又地处要冲,其经验未必有啥典型性……
评分The man who shape my ideology
评分六百多页厚书,这么陌生的领域,能翻完都佩服我自己。。如何一穷二白建立一个富裕国家,这种好奇才支持我看完,有很多对各国领导人的描述,就觉得吧,靠!我们的命运掌握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形形色色怪胎手中,好惶恐啊。。
评分The man who shape my ideolog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