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沪。1970年赴安徽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
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发表有小说《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小鲍庄》、《叔叔的故事》、《69届初中生》、《长恨歌》等短、中、长篇,约有400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其中一度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二度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翻译为外国语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韩等文字。
屋顶上放飞的鸽子,
其实放的都是闺阁的心,
飞得高高的,
看那花窗帘的窗,
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样子,
还是高处不胜寒的样子。
王琦瑶是个小市民的笨女人 王琦瑶是一个有着上海的美丽、上海的小资、上海的虚荣、上海的聪慧、上海的家教、上海的心境的笨女人。 本来不想说些什么,但这部作品频频被搬出,似乎人人都认定王琦瑶就是上海,上海就是王琦瑶。王琦瑶是有上海风情,但,上海绝不是王琦瑶!一定要...
评分陈林群 (一) 王安忆喜用量词“一股”,并非始于也不止于《长恨歌》。喜用指的不是数量,而是指不该用也硬用。《长恨歌》共使用了六十八个“一股”,大致可分两类: A.写客观 (1)它们其实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有点“大风始于青萍之末...
评分 评分都说上海女人市侩,不比北方女子豪爽,也不比位于南下的女人娇柔。上海女子是王安忆所说细细碎碎的,是寻常家里的,是小家碧玉的,是工笔描摹的,是踏着高跟鞋于半夜时分踽踽而行在蜿蜒弄堂中的。 这市侩的温情是你的,是我的,是上海女子的,是无数个王琦瑶的。 杨葵说“王...
评分整部《长恨歌》,我个人最关切的人物其实是这个程先生。我有段很熟悉的遭遇和他很像,也都是因为难以摆脱一场感情的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停滞不前。所以,对程先生,我怀有一份私人性质的怜悯和理解。 昆德拉在其另一部作品《笑忘书》中故弄玄虚地提出了一个概念——力脱...
我家的长恨歌版本太老了。豆瓣上都没有。96年的作家版。只记得那个时候我家还要每年去外婆那里过年。妈妈枕头边上有这本书。 真正读是在大一了。 怎么说呢?谈不上读得很舒服。因为很压抑。比较喜欢。
评分看的时候感觉很细密,看完之后就有些失望:一段好布料,却没有做成件好衣裳。
评分王安忆很忌讳别人说她模仿张爱玲。可这的确是她模仿张爱玲痕迹最重的一部。所以很不错。
评分啰啰嗦嗦,冗长乏味。果然对王安忆的喜欢就止步于她的名字和初中学的《咱们家的小男子汉》
评分一笔乏味的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