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包括威尼斯、佛羅偷司、羅馬、滂卑故城等內容。
总的来说,此书的编者对作者朱自清先生极不负责,有些地方的注释放错了位置,更多的地方连注释也没有. 以《欧游杂记<威尼斯>》为例,只2页中就有“大运河”、“亚得利亚海”、“圣马克方场”及其“钟楼”、“圣马克堂”、“新衙门”、“老衙门”、“公爷府”等对于不熟悉...
評分告别了高中时代,就基本挥别了大师们的散文,即使后来看到,也是要么直接跳过,要么粗略而过。而散文的美,我更是没有体会到过,除了朱自清的《背景》。后来买这本书,一是因为版本,二是因为内容。谁知道,拿到手后,随手一翻居然就不愿意在放下了。 透过这样的文章,...
評分偶然在一个旅行类节目中听到这书,查来一读,第一篇威尼斯的落款是1932年作,而其中所写的竟然是那么熟悉。80多年过去了,威尼斯似乎与作者当年看到的没什么变化。 刚从瑞士回来,遂特地读了瑞士这一篇。开头一句“瑞士有欧洲的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些好风景而已;到了那里,...
評分这本书只可品其味而不可细读。据序来看,原书是有许多图的,而这本书只有扉页的三张照片。于是乎在阅读费了作者不少笔墨的建筑描写时,没去过当地的人只看文字,不看图片,定会觉得头晕。 个人认为欧游杂记的瑞士和莱茵河写得比较好,伦敦杂记写得比欧游杂记好:欧游中每个地方...
評分偶然在一个旅行类节目中听到这书,查来一读,第一篇威尼斯的落款是1932年作,而其中所写的竟然是那么熟悉。80多年过去了,威尼斯似乎与作者当年看到的没什么变化。 刚从瑞士回来,遂特地读了瑞士这一篇。开头一句“瑞士有欧洲的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些好风景而已;到了那里,...
即使隻是版麵是過去的也很開心
评分硃自清文言文時代的口語化散文,非常時髦。常拿歐洲諸國和自己國傢作比較,言語間透著俏皮。尤其喜歡他寫巴黎。「攤上放著些破書;旁邊小凳子上坐著掌櫃的。到時候將攤兒蓋上,鎖上小鐵鎖就走。這些情形也活像東安市場。鐵塔在巴黎西頭,塞納河東岸,高約一韆英尺,算是世界上最高的塔。工程艱難浩大,建築師名愛非爾也稱為愛非爾塔。全塔用鐵骨造成,如網狀,空處多於實處,輕便靈巧,亭亭直上,頗有戈昔式的餘風。」「街上“咖啡”東一處西一處的,沿街安著座兒,有點兒像北平中山公園裏的茶座兒。客人慢慢地喝著咖啡或彆的,慢慢地抽煙,看來往的人。」這種不輸陣的心態很難得瞭。萊茵河一篇也夠腹黑。「廊中嚮下看教堂裏,覺得彆人小得可憐,自己高得可怪,真是顛倒夢想。」真可愛。
评分作為遊記比較一般,這個硃自清自己其實也承認瞭,就是一些見聞記錄,何況30年代發錶時候,都是刊載在《中學生》這樣的雜誌上的,所以就是一個“跟大傢講講我留學時候的見聞”性質。不過有一些值得記錄的景點,以後去玩的時候也算是做點功課,留個心眼。
评分自己去過,纔知道先生的描寫多細緻。我的眼睛就發現不瞭這些美好之處。
评分前麵幾篇歐洲見聞倒也罷瞭,不過硃先生總有些精悍美妙的小句子。寫下瞭一二戰期間的歐洲的樣子,與當代網絡遊記不一樣的是沒什麼配圖和矯情,所以若是沒去過這流水賬就無趣,若是去過的地方再來一對照三十年代則稍微有趣,過去的地名翻譯有種神囧的詼諧感。可最好的一篇,倒不是歐洲,而是中國哈爾濱!老哈爾濱道裏的異國風情,又不似上海洋大人高高在上中國人矮人一等的賤骨頭樣,真是極盡贊揚瞭,怕是現代哈爾濱人讀瞭要哭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