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津逮》成書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談的是講文言或學文言時會碰到的一些問題。“從古今文字的異形、異義、異用,講到反映在文字上的古今風俗習慣的差彆,又講到由於傳鈔、版刻的不同而産生的疑難。以過來人的資格,把學習文言所可能遇到的睏難,給讀者一一指明,並且告訴他怎樣去剋服,正如一個有經驗的障礙賽跑運動員指點後來者怎樣通過那花樣繁多的重重障礙。”書後附有工具書舉要,從讀者實用的角度齣發,簡明扼要,為初學文言者指明瞭門徑。
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字仲衡。後以名字難認,改今名。1909年1月齣生於河北香河一農傢。1929年畢業於通縣師範,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人民教育齣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先生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傢”。自覺較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和人生哲學。晚年為文,以“忠於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以真麵目對人”為信條。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始,十馀年間,相繼有《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文言常識》《順生論》《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說夢草》《散簡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記舊人舊事,或談學論理,或探究人生……鈎玄提要,百煉工純,以見其見識之深邃,文筆之獨特,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浩然斋雅谈》卷上:“东坡《赤壁赋》多用《史记》语,如杯盘狼藉,归而谋诸归,皆《滑稽传》。” 按:归而谋诸归,第二个“归”,是妇之误。2002年版同此误,在40页。《张中行作品集》第一卷295页不误。 又“归而谋诸妇”,见尤孟传,大概是——尤孟曰:请归与妇计之——计...
評分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其中一位是梁实秋。 小学五六年级,家里不知怎地多了一本梁老的书,我常常捧着这本散文集《雅舍菁华》读得津津有味,其实不会深入欣赏,只觉得梁先生非常幽默,又觉文字略为古奥的同时竟也质朴自然,连小朋友都能看明白个七八成。 那时候我背诵文言文...
評分张中行是大师,然而读他的书却一点没有距离感,平易近人。 拾贝如下: 1. 古字通假,借彼字为此字,也就是写别字,古人习惯这样做,我们只好容忍。 2. 读文言文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在于名物不同,首先要熟悉通史方面的知识,刚开始最好有注解,然后日积月累。 3. 文言文爱用典故,...
評分刚开始看,而错别字已经让我头大不已。 我想以张先生的学养,当不至于此,恐怕是出版社校勘上的问题。 比如《隆中对》里的“遂用猖蹶”变成了“猖獗”,意思完全不同。 苏轼的“家在江南黄叶村”成了“黄叶树”,模模糊糊介于可通与不可通之间,如果阅读者不熟悉原诗(对于本书...
評分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其中一位是梁实秋。 小学五六年级,家里不知怎地多了一本梁老的书,我常常捧着这本散文集《雅舍菁华》读得津津有味,其实不会深入欣赏,只觉得梁先生非常幽默,又觉文字略为古奥的同时竟也质朴自然,连小朋友都能看明白个七八成。 那时候我背诵文言文...
看到那些推薦的工具書真是大開眼界啊。。
评分入門
评分文言的坑不好入,且行且看。
评分相當適閤作文言文學習的入門啓濛
评分得多看電子書。有趣但欠係統,作為文言學習的周邊看看不錯~~尤其是好多字原來都讀錯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