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津逮》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谈的是讲文言或学文言时会碰到的一些问题。“从古今文字的异形、异义、异用,讲到反映在文字上的古今风俗习惯的差别,又讲到由于传钞、版刻的不同而产生的疑难。以过来人的资格,把学习文言所可能遇到的困难,给读者一一指明,并且告诉他怎样去克服,正如一个有经验的障碍赛跑运动员指点后来者怎样通过那花样繁多的重重障碍。”书后附有工具书举要,从读者实用的角度出发,简明扼要,为初学文言者指明了门径。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出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十馀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见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张中行是大师,然而读他的书却一点没有距离感,平易近人。 拾贝如下: 1. 古字通假,借彼字为此字,也就是写别字,古人习惯这样做,我们只好容忍。 2. 读文言文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在于名物不同,首先要熟悉通史方面的知识,刚开始最好有注解,然后日积月累。 3. 文言文爱用典故,...
评分文言其实就是上古时代的口头语,《盘庚》、《牧誓》这样的经典篇章记录的就是统治者言论。基于文化贫瘠并且书写极不方便的现实因素,最早的成文文献的内容应该会比单纯的口头语更加简练,让文化昌盛的后世之人乍看之下费尽思量,难以卒读。 发达的语音、造字理论与实践,便利...
评分张中行是大师,然而读他的书却一点没有距离感,平易近人。 拾贝如下: 1. 古字通假,借彼字为此字,也就是写别字,古人习惯这样做,我们只好容忍。 2. 读文言文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在于名物不同,首先要熟悉通史方面的知识,刚开始最好有注解,然后日积月累。 3. 文言文爱用典故,...
评分55页第二段: 三是典故的来源来偏僻、太曲折,也就难于唾手可得,如清代目录学家黄丕烈别号“廿止醒人”,如果他自己不解释,谁能想到是用陶渊明《止酒》诗中恰好有二十个“止”字呢? 按:来偏僻,当为:太偏僻。想是拼音录入致误。2002年版同此误,在58页。《张中行作品集...
评分文言其实就是上古时代的口头语,《盘庚》、《牧誓》这样的经典篇章记录的就是统治者言论。基于文化贫瘠并且书写极不方便的现实因素,最早的成文文献的内容应该会比单纯的口头语更加简练,让文化昌盛的后世之人乍看之下费尽思量,难以卒读。 发达的语音、造字理论与实践,便利...
“于是,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是为序。”吕先生的序怎么这么可爱近人。全书的几篇文章都很浅显,适合初学者,但是张老先生的出其不意的征引很有意思,俏皮话也颇逗,象第二篇里论负担,兜来兜去〜〜
评分得多看电子书。有趣但欠系统,作为文言学习的周边看看不错~~尤其是好多字原来都读错了。
评分行文流畅,好读。不过更多的一个学习文言的宏观大脉络,对于初学者引进门这方面的微观的工具性作用较少。
评分“于是,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是为序。”吕先生的序怎么这么可爱近人。全书的几篇文章都很浅显,适合初学者,但是张老先生的出其不意的征引很有意思,俏皮话也颇逗,象第二篇里论负担,兜来兜去〜〜
评分能把文言入门写得如此浅显通俗是需要功力的。中学生应该读一读,中学教师假如是古代文学或古代汉语毕业的可以不读了,当然翻一翻依然有收获。与史存直《文言语法》对照读更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