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美学

歌词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作家
作者:魏德泮
出品人:
页数:38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4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63626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歌詞
  • ❤❤❤音乐艺术
  • 歌词
  • 美学
  • 流行音乐
  • 文学
  • 诗歌
  • 文化研究
  • 音乐分析
  • 文本解读
  • 艺术
  • 情感表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歌词美学》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填补了歌词美学理论的空白。

《歌词美学》把歌词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来观察,从歌词艺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作品的产生与传播展开探讨研究。作者魏德泮提出歌词作品“真、新、深”的艺术标准,并从“哲学”、“意象”、“创造力”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如何才能使作品达到“真、新、深”的要求;同时对作品的传播—一如何正确看待歌词的流行,以及如何激发优秀歌词的流行作了辩证的探究。

《歌词美学》有以下特点:一是理论研究与古今中外的歌词创作实践紧密联系,并融汇了作者歌词创作中的心得体会,具有纵深感和实践性;二是理论研究与社会人生紧密联系,把读者从歌词艺术引入社会与人生,又将社会与人生融入歌词艺术之中,具有启示性和思辨性;三是采取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超越歌词本体作关联性、系统性的研究。所以,此书别具一格,新颖活泼,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歌词美学》的语言格调丰富多样,理性语言、哲理警句、蕴含诗意的感性语言兼而有之,可谓好读、好看,又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魏德泮,1947年8月生于福建省建瓯市。

国家一级词作家、歌词评论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原秘书长。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六、七届理事、中国音协《词刊》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儿童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建李焕之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音乐教师、建瓯市文联主席。有数十首词作全国获奖,其中《读唐诗》(谷建芬曲)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大奖及文化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少儿征歌金奖,《海峡之梦》(崔臻和曲)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及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一等奖,继成名作《愿建广厦千万间》(陈芝雄曲)1984年获全国一等奖之后,《海峡姐妹花》、《月牙船》、《海潮马》、《蜜桔甜甜蜜桔圆圆》等相继获全国征歌一等奖,《五个月亮》、《土楼人家》、《背新娘》、《台南姑娘》等获省政府百花文艺奖。出版歌词选《背新娘》和歌词理论专著《歌词例话》、《乔羽论》以及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歌词美学》。出版《闽北风情》音乐电视专辑,多首歌曲MTV在央视播出、获奖。音乐剧《武夷情》获省剧本奖。曾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人事厅给予立三等功及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哲学是歌词美的根基 第一节 歌词作家的哲学思考一、哲学是对世界与人生永远的追问二、哲学没有最终答案,它是非宗教的信仰三、哲学应是歌词作家的精神生活形式之一四、树立为人类美好未来不懈追求的人生观 第二节 从歌词看中国哲学家人生观一、儒家:道德的教化二、道家:自然的生活三、佛教:空的觉悟四、中国哲学家人生观面面观 第三节 从歌词看西方哲学家人生观一、古希腊:理性精神——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二、中世纪:(公元476—1640)天国的梦想三、文艺复兴(公元14—16世纪):追求现世的享受四、近代,思想启蒙运动:追求自由平等五、现代,人文的关怀:张扬直觉、本能与权力意志六、当代,生存还是死亡:活着最重要七、西方哲学家人生观面面观 第四节 从歌词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 第五节追求不朽人生的不同途径一、儒教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二、在艺术创造中不朽三、在宗教信仰中到达永恒 第二章 意象是歌词美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歌词美一、从认识论方法转向现象学方法研究歌词美学二、重视审美经验——生命的体验 第二节 意象是构成歌词美的基本范畴一、意象的概念辨析 1.意象派诗歌的意象 2.“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涵义不确定,用法也不一致 3.意象与物象的关系 4.意象与词语的关系二、意象的审美本质——情感、现象、理念、经想象的语言凝结物三、选择意象为歌词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三节 意象中凝结着社会环境与作者个性的影响一、意象中凝结着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意象中凝结着词作者个性的影响 第四节 歌词艺术形象与意境的创造一、从意象到艺术形象到意境的创造过程二、意境创造的个性化与创新 第三章 创造力是创造歌词美的高峰能力 第一节 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因素一、热爱与好奇,真诚与自信二、常静闲观心,重追求神韵三、感悟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四、驰骋想象力,意象分又合五、发掘潜意识,灵感常光顾六、顿悟是直觉,、直觉似闪电 第二节 影响创造性人物出现的因素一、家族渊源,家庭影响二、文化底蕴,社会知识三、社会氛围,宽松环境四、乐于交友,敢破常规五、人生境遇,悲喜体验六、崇高动机,人格魅力 第三节 创造力应如何培育一、重视20岁前创造力的培育二、艺术对开启创造力的作用三、儿童游戏可以培养创造力四、活成艺术做艺术 第四章 “三要素”是歌词美的艺术标准 第一节 “真”在于情意真实、揭示本质 第二节 “新”是对歌词形式与内容的要求一、形式新二、构思新 1.在两难中选择 2.立意中出新 3.集中开掘,不旁鹜 4.寻找跨时空的情感结合点三、语言新 1.保持个性化的语感 2.赋予多义性增强张力 3.运用新鲜的比喻 4.选取意象编织情绪 第三节 “深”是对人性深度的开掘一、“深”要学习哲学,反思现实人生二、“深”要观察历史,表现时代情绪三、“深”要以经典为范,在继承中创新四、“深”要体现人性的深刻与复杂 第五章 流行是歌词美的社会选择 第一节 社会选择是歌词流行的重要因素一、流行是审美趣味变迁的社会心理现象二、审美趣味受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制约三、歌词美不同历史时期形态演变概略 1.古代歌词美形态演变(先秦时期—1919年) 2.近代歌词美形态演变(1919年—1976年) 3.新时期歌词美形态演变(1976年—2009年) 第二节 歌词创作应关注时尚,不为所惑一、时尚文艺像钟摆荡来荡去二、关注时尚变化,不为时尚所惑三、要做时代的创新者、领潮人四、文艺创作反对“三俗” 第三节 社会传播是歌词流行的重要推手一、歌词的流行是一种传播现象 1.传播是歌词流行的必要条件 2.传播媒介影响歌曲传播二、传播规律对歌词流行的影响 1.大众传播能够创造流行 2.意见领袖对歌词流行的制约 3.听众会对信息“选择性接触”三、如何激发歌词流行 1.创作符合社会潜在心理 2.建立鼓励创作的机制 3.发挥明星的光环效应 4.“风格传播”吸引注意力 5.畅通并整合各种传播渠道 6.擅长策划媒介事件附录一:西方哲学家看人生附录二:欧洲文学史简表附录三:香茶荔汁八宝粥——当代三位词作家风格鉴赏附录四:带幽默性、情节性和动作性少儿歌词的创作参考文献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