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姆:德国著名考古学家及考古学普及家。一生致力于“还原现场”的工作。1949年出版这本书,1956年出版《赫梯人的秘密:古帝国的发现》,1958年出版《考古学在前进》,1966年出版文集《研究过去的人》。四本书构成一个“还原现场”的整体,带我们全方位地“亲历考古”。它们共同被视为供广大读者阅读的“最全面的考古学史”
你要知道汤姆森和他从“圣井”中捞出古玛雅殉女骨的故事,读读这本书;你要知道谢里曼和他挖掘特洛伊古城的故事,读读这本书;你要知道博塔和他发现尼尼微古城的故事,读读这本书;你要知道卡特和他发掘神秘图坦卡蒙墓的故事,读读这本书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99年, 前言上写着曾被用作教材 目录里涵盖了庞培,特洛伊,迈锡尼,克里特,埃及,亚述,巴比伦,苏美尔,阿兹台克,玛雅,托尔特克…… 内页里记载的全是那些古老的世界里传奇的经历 丝毫没有古板,老套的说教 倒是象极了《夺宝骑兵》里的故事 一点乏味的感觉...
评分和格林·丹尼尔的《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比起来,这是本大众版的考古学史,作者和译者的文笔都还不错,像讲故事一般向读者介绍小亚、埃及、两河流域和阿兹台克、马雅的考古发现史。 考古学的先驱们都是有着梦想和苦干精神的人,好多人都是用毕生的精力来圆儿时的梦想,也...
评分应该是从小时候看的秦始皇陵纪录片开始,对考古就开始产生了兴趣。跨越时间的维度,再现同一片土地上,在千年前发生的故事,总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欣喜,彷佛是活过更长的时间,经历了更丰富的人生。 让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亲眼所见的考古人该是怎样的心情呀,应该不亚于科学大发...
评分 评分如今自命不凡的人类,若想知道自己的渺小,无需仰视深邃无垠的苍穹,只要检视几千年前就存在过、繁荣过,并且已湮没了的古代文明就足够了。 这是《神祗·坟墓·学者》封面上的一句话。对那些古老帝国的痴迷,泰半缘由于此。 这本书不是干巴巴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考古学术著作...
《神祗.坟墓.学者》的新译本,多了相关图片,不过整体质量一般
评分比起三联的版本好处是多了许多插图,认识更直观;缺点是译名比较奇怪,比如:阿弗洛狄忒译为阿弗罗岱特,白臂的赫拉译为百合臂膀的赫拉,不知道这个曾晓祥是不是港台地方的人。
评分经典
评分比起三联的版本好处是多了许多插图,认识更直观;缺点是译名比较奇怪,比如:阿弗洛狄忒译为阿弗罗岱特,白臂的赫拉译为百合臂膀的赫拉,不知道这个曾晓祥是不是港台地方的人。
评分每次看这本书都激起我寻宝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