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管理者  弱所有者

强管理者 弱所有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马克.J.洛(美)
出品人:
页数:409
译者:郑文通/等
出版时间:1999-09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13860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公司治理
  • 经济
  • 组织
  • 纸书
  • 管理
  • 法律
  • 管理学
  • 领导力
  • 组织行为学
  • 商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战略管理
  • 个人成长
  • 高效工作
  • 团队建设
  • 自我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国公司的显著特征 强大、集中的管理层,

顺从的董事会和疏远的股东――通常被认为是经济

和技术因素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但本书作者、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克J洛对这一一传统观点提出

了挑战。作者在书中重新诠释了美国公司所有权结

构和组织形式的起源和演变,指出美国公司的这些

特点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和技术因素,也同样取决于

政治决策――通过立法使某种组织形式代价高昂,

甚至对其加以禁止。而后者至关重要的作用,却往

往为人们所忽视。

阿道夫・伯利和戈蒂纳・米恩斯在1932年的经

典著作《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中指出,所有权和

控制权的分离是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技术所导致的结

果,这一分离导致了控股的高度分散化。但洛指出,

美国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代表的只是几种可能的结果

中的一种,而在其他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在不同

政治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于美国的公司组织

形式。在决定储蓄资金应通过何种渠道注人产业的

重要时刻,美国政治家们选择了严格限制金融机构

权力的做法,使其难以左右企业的发展。这些产生

于二三十年代的政治决策,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使

美国的金融管制倒退到了19世纪的水平,但反映了

公众长期以来对集中的金融权力的厌恶。当这些政

治决定一一成文为法律而付诸实施时,伯利-米恩

斯型公司的形成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近年来,来自于技术和竞争方面的新挑战已迫

使不少美国大企业进行重组,而这一过程通常是痛

苦的。其中,有些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得到了提高,有

些企业则未获成功。目前,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之间的关系仍在不断变化中,而未来股东在企

业中的发言权的大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洛认为,按照历史的经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不仅

仅有赖于董事会和股票市场,同样离不开国会和各

州议会。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1 经济范式
作为经济自然演进结果的分散所有权
分散化的成本
2 政治范式
作为政治结果的分散所有权
一种政治理论
3 历史证据
银行
保险公司
再论银行
共同基金
养老基金
4 现代证据与比较证据
收购――80年代前夕
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所有权
对政治理论的小型比较检验
反论I
德国和日本的政治演进
美国的趋势
美国面临的选择
5 政策建议
管理者是问题所在吗?
短期金融是问题所在吗?
产业组织是问题所在吗?
反论Ⅱ
改变美国的所有权结构?
结论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集权国家的典范,中国的公司法问题实际上更需要从政治维度剖析,可能因为黑箱的原因,这方面的研究颇少,

评分

作为集权国家的典范,中国的公司法问题实际上更需要从政治维度剖析,可能因为黑箱的原因,这方面的研究颇少,

评分

作为集权国家的典范,中国的公司法问题实际上更需要从政治维度剖析,可能因为黑箱的原因,这方面的研究颇少,

评分

作为集权国家的典范,中国的公司法问题实际上更需要从政治维度剖析,可能因为黑箱的原因,这方面的研究颇少,

评分

作为集权国家的典范,中国的公司法问题实际上更需要从政治维度剖析,可能因为黑箱的原因,这方面的研究颇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