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托马斯·曼
出品人:启真馆
页数:402
译者:朱雁冰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5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098120
丛书系列:托马斯·曼作品
图书标签:
  • 托马斯·曼
  • 历史
  • 外国文学
  • 德国文学
  • 德国
  • 文学
  • 社会史
  • 欧洲史
  • 十九世纪
  • 历史
  • 社会变迁
  • 思想运动
  • 工业化
  • 帝国主义
  • 文化发展
  • 政治变革
  • 科技进步
  • 多难而伟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等的天才搞文学,顺便把哲学也给讲透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无疑是这样的一等天才,他的文论《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和《歌德与托尔斯泰》首次被译为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4月出版。

“今天当我们回眸远望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称托马斯•曼为十九世纪‘遗老’的人已经身影模糊,儿托马斯•曼却作为人类精神林苑中的一株大树永远挺拔地兀立着,以其真、善、美滋养着世世代代爱着他的人们的心灵。翻译此书是艰苦的工作,也是审美的享受,但愿我并未因情害意,我期待着读者的指教。”——译者 朱雁冰

在《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一书中,托马斯•曼以其深湛的思想和细腻的笔触,对叔本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瓦格纳等伟大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以及沙米索、克莱斯特、冯塔纳、施托姆等作家的思想与艺术创作展开评述。“叙述了这个世纪经受过苦难和在艰辛求索中所形成的伟大的巨人群体”。这些随笔展现了托马斯•曼小说世界的基础,以及他与德国卓越的文学和哲学传统的广泛联系,反映出他对文学、音乐、哲学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托马斯• 曼( T h o m a s M a n n ,1 8 7 5 —1955),是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其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的出版,使其25岁就进入德国重要作家行列,并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魔山》(1924)和《浮士德博士》(1947)等。

译者简介:

朱雁冰,德语教授, 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曾任1986至1992年度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和1992至1996年度高等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日耳曼学联合会(IVG)会员。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沃尔芬比特图书馆作儒家思想在德国的接受(至18世纪末)的专题研究,发表论文《耶稣会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莱布尼茨与朱熹》(德文)、《赫尔德、歌德和席勒著作中的儒家思想》(德文)等九篇。译著涉猎哲学、基督教神学和文学等十几种。

目录信息

001  译者序
005  多难而伟大的理查德? 瓦格纳
079  瓦格纳与《尼伯龙根的指环》—— 一九三七年
十一月十六日在苏黎士大学的报告
107  论叔本华
167  我们的经验体认的尼采哲学
211  弗洛伊德与未来——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在维也纳
弗洛伊德八十华诞庆贺会上的讲话
237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适度评说——为陀思妥耶夫
斯基小说的一个美国英译选集写的序
261  沙米索和他的《施莱米尔的奇异故事》
285  一次重新占有——论克莱斯特的《安菲特律翁》
333  诗人普拉滕
349  特奥多尔? 施托姆简论
375  老年的冯塔纳
001  译者序
005  多难而伟大的理查德? 瓦格纳
079  瓦格纳与《尼伯龙根的指环》—— 一九三七年
十一月十六日在苏黎士大学的报告
107  论叔本华
167  我们的经验体认的尼采哲学
211  弗洛伊德与未来——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在维也纳
弗洛伊德八十华诞庆贺会上的讲话
237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适度评说——为陀思妥耶夫
斯基小说的一个美国英译选集写的序
261  沙米索和他的《施莱米尔的奇异故事》
285  一次重新占有——论克莱斯特的《安菲特律翁》
333  诗人普拉滕
349  特奥多尔? 施托姆简论
375  老年的冯塔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博尔赫斯在赞颂能自由出入于阴阳两界的神秘人物斯维登堡时曾留下了如下诗句,“那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芸芸众生中间行走。”,这句诗用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及《歌德与托尔斯泰》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不过份,他们仿佛一座座高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们还...  

评分

评分

博尔赫斯在赞颂能自由出入于阴阳两界的神秘人物斯维登堡时曾留下了如下诗句,“那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芸芸众生中间行走。”,这句诗用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及《歌德与托尔斯泰》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不过份,他们仿佛一座座高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们还...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理论性非常强的书,译文也实在不太亲民,少有的读不下去的书。

评分

写得太好了,1,现在非名著类书籍,很难把外文书(特别是此类小语种书)翻译得言语通顺,连小说类都经常被翻得七荤八素,这种传记类,分析类的外文书就更难翻好了,文藻优美却不浮夸,句句都想让人记下来,当然主要的贡献还是原著作者深湛的思想;2,对于写作手法,不写人物本身,通过人物作品,人物对同时代其他人物的看法极其影响,来塑造出了一个丰满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不谈其气场蓬勃的文学功底,里面提到瓦格纳为其拜罗伊特的住宅命名为[Wahnfried(幻想的安宁)]并左以图片时,我直接惊叹到叫了出来,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评分

德国人的严谨作风流溢于字行之间,即便在讲述文艺界中的蜚语、传闻,都能令读者保持严肃的态度处之,而非戏谑扫阅。

评分

好艰涩的内容!读下去不容易。

评分

译者太不会疼人了,一句话读下来都要岔气。。。其实这本书应该叫做《多难、多病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癫痫啊、渐进性脑软化症啊,不过作家的笔触确实是太过动人,虽然对沙米索、普拉滕、冯塔纳、特奥多尔·施托姆没有多少了解,但看着还是津津有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