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甘地亲笔撰写的精神自传,生动再现了他饱经忧患,历尽坎坷,追求真理的一生。把自身体验真理的经历以一种平和、谦逊的态度写了出来,将其禁欲、非暴力、独身生活等行为原则展示给读者。
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891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后回国。1893年赴南非从事律师职业,领导当地印度侨民摆脱种族歧视,争取公民权利。1915年返回印度,此后带领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民族解放,脱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用了两个月才读完甘地自传,其间却先后读完了3本王小波的长篇小说。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即使翻译质量足够好,这也是一本典型的“闷书”。流水账似的情节,没有太多波澜。习惯在睡前看书的我,往往看不了二三十页,就已经昏昏欲睡了。 这完全不像一个政治领袖的自...
评分最初被甘地打动是那个关于甘地和糖的故事,那个故事曾经被我广泛地宣扬引用。后来发现了这本书,找了许久还中途出了事故一直未出现,却又意外地被朋友淘到了。 这个有极强自律精神和坚定信仰的传奇人物,在生活中也还有那么多可爱之处,看到他写自己偷偷破戒吃肉的经历,以及年...
评分加拿大政府为虐待原住民历史正式道歉 【导语】 加拿大总理哈珀昨天(2008年6月11日)在国会代表联邦政府,就上个世纪初原住民在寄宿学校遭受虐待和性侵犯的历史道歉。 【正文】 哈珀在国会宣读的道歉声明长达十分钟。 【同期声】 加拿大总理 哈珀 你们用...
评分这本自传写于1929年,距离甘地被刺身亡还有18年,由于对“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给人一种进行时的感觉。虽然是序时记录,但因为有取舍,而且省略掉了一些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经历,甚至是应该予以浓墨重彩的事件,读起来有一种跳跃感,不连贯,有时候读着读着他就会...
评分甘地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上面,因此却更显得他的伟大。 马歇尔称他是全人类良知的发言人。坚定地信仰,简朴的生活,执着的追求,博大的胸怀,谦卑的态度和另人难以想象的宽容和自制力,这些便是他对抗整个世界的“武器”。
真的写的很无趣啊
评分嗯…还可以 有许多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就是人名地点让我混乱
评分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自觉已圆,复觉他者,如来应世。—《楞严经》
评分开头几章作者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以及去英国留学的经历,读起来还挺有意思,再往后就读不下去了,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写的事情很琐碎,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几个人会对印度的那些事感兴趣呢?
评分甘地一个人的乌托邦。对个人的琐事描写更有趣。比如,青少年时期小伙伴集体尝试自杀,因为胆小,未遂。在英国一度沉迷于漂亮衣服;还动不动就跟老婆吵架,回头又忏悔;等等。能看到甘地很凡人的一面。至于知乎上说的晚年跟侄孙女赤裸着一起睡觉,如果真有这事,读这书就能了解,他对真理的追求过程涉及很多对食欲和性欲约束和禁止。比如儿子很小的时候生病,他为了践行不吃肉誓言,即便儿子可能会死也坚决不让喝肉汤。他自己重病也是这样。那么推导下来,这也许又是怪老头的一个禁欲锻炼新项目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