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刚
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现为《人民法院报》记者。由于职业和兴趣,关注传媒与司法的互动,特别是美国传媒法。参与翻译《大众传媒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传播法:自由、限制与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4)、《美国最佳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03)等。
《公开与公平的博弈:美国最高法院如何平衡新闻自由与审判公正》把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之间的冲突拆分为六个部分:(1)“陪审员读报引发的麻烦”关注的是审前报道对单个陪审员的影响,这是早期美国最高法院审查案件的着眼点;(2)“审前报道如枪林弹雨一般”则是研究审前报道对整个陪审团的影响,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正式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进路;(3)“拿什么来‘拯救’公正”讲的是面对审前报道愈演愈烈之势,美国最高法院提出的捍卫公正的措施;(4)“纵然言论‘过了火’”探讨法院事前限制审判报道的合宪性争议;(5)“公开两个字好艰难”聚焦于媒体为争取采访报道刑事审判而提起的诉讼;(6)“一场诉讼一场戏”涉及电视拍摄庭审的问题,电视拍摄使审判现场具有了舞台效果,这是电子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和公正;自由而有活力的报道、评论和辩论既能够促进公众理解法治精神和整个刑事司法体系的运作,也能够促进司法公正。 大法官布伦南 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
评分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和公正;自由而有活力的报道、评论和辩论既能够促进公众理解法治精神和整个刑事司法体系的运作,也能够促进司法公正。 大法官布伦南 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
评分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和公正;自由而有活力的报道、评论和辩论既能够促进公众理解法治精神和整个刑事司法体系的运作,也能够促进司法公正。 大法官布伦南 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
评分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和公正;自由而有活力的报道、评论和辩论既能够促进公众理解法治精神和整个刑事司法体系的运作,也能够促进司法公正。 大法官布伦南 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
评分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和公正;自由而有活力的报道、评论和辩论既能够促进公众理解法治精神和整个刑事司法体系的运作,也能够促进司法公正。 大法官布伦南 秘密审判只会滋生社会对法院的无知和猜忌,进而造成人们怀疑法官的能力...
法新交叉研究
评分还行
评分还行
评分还行
评分法新交叉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