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嶽霖新儒學體係研究

金嶽霖新儒學體係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齊魯書社
作者:喬清華
出品人:
頁數:363
译者:
出版時間:1999-10
價格:23.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33078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嶽霖
  • 金嶽霖
  • 新儒學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傢思想
  • 學術研究
  • 現代儒學
  • 思想史
  • 教育思想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喬清舉,1966年7月齣生於

河南禹州。中央黨校哲學部中外

哲學教研室副教授。1986年本科

畢業於河南大學政治係,同年考

入北京大學哲學係中西哲學比較

研究專業博士班。1988年轉為同

係中國哲學史專業博士研究生,

導師硃伯�先生。1989年――

1991年,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東洋

思想研究室留學,導師楠山春樹、

土田健次郎先生。1992年6月畢

業於北大,論文為《湛若水哲學

思想研究》。同年到中央黨校工

作。1997年10月 1998年10

月,東京大學大學院中國思想與

文化研究室訪問學者。

已發錶的著作有《湛若水哲

學思想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與中國傳統文化》(閤); 另外

在《哲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

錶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目 錄
總序
導論
第一章 傳統儒傢哲學的現代轉化:金嶽霖哲學的核心
第一節 道的確立
第二節 金嶽霖哲學在近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位置
第三節 傳統儒傢哲學的現代轉化:金嶽霖哲學的實質
第四節 “道”的寂寞
第二章 基礎本體論
第一節 道是式一能
第二節 現實 共相與性質
一 現實
二 個體化
三 共相與殊相
四 性質與關係
第三節 變動與生滅
一 變動
二 生滅
第四節 幾 數與運 命
一 幾與數
二 運與命
三 目標與手段
第五節 無極與太極
一 無極 太極
二 性情體用
三 無極而太極
第三章 知識本體論
第一節 論“存在’的不同形態和知識的不同“必然性’
一 現代分析哲學對本體論態度的變遷
二 “存在”的三種基本類型
三 世界的三種基本形式:可能 本然 自然
四 知識“必然性”的四種類型
第二節 邏輯哲學
一 邏輯及其必然性的本體論基礎的分析
二 邏輯係統和邏輯秩序
第三節 科學哲學:共相的關聯
第四節 歸納:永真的先驗原則
一 歸納問題的實質
二 歸納原則的永真性的證明
第五節 時空:認識的先驗標準
一 科學的時空觀的曆史迴顧
二 時麵與空綫:金嶽霖論時空的絕對性
第六節 因果:科學的規律
一 關於因果的種種說法
二 “理有固然 勢無必至”
三 現代科學關於因果的觀點
第四章 知識論
第一節 知識論的學術淵源 內容以及齣發方式
一 知識論的學術淵源
二 知識論的內容
三 對“唯主”的齣發方式的批判
四 論被知的“實在感”和理論的“真實感”
五 知識論的齣發方式
第二節 知識形成分析之一:收容 認識與思想
一 收容與應付
二 認識
三 思想
第三節 知識形成分析之二:摹狀 規律與治變
一 摹狀與規律
二 治變
第四節 知識形成分析之三:接受總則與大綱
一 歸納是接受總則
二 秩序問題
三 接受大綱
第五節 知識形成分析之四:自然與經驗
一 呈現與本然
二 本然自然
三 知識經驗
四 自然律
第六節 事實 命題與真假
一 事實
二 命題
三 真假
結束語 “道”與中國哲學的未來發展
後記
後記之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