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沉浮录5》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出版文集《双城杂笔》《这一代的事》等三十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书接上卷继续谈文字,起于九六年此时(九月末十月初),只是视野愈加宽阔,除反复申论港人回归重拾汉语一题外,方言民俗、译事文教、内政外交多所牵涉,指东打西各有悟性;至于“城在臣在、臣在城在”八字合上《公文救命》三则,不仅文字,已是处事明达的大学问了;而《圈儿词》的情之所至,则将雅俗文章归本造化,无限趋近生命的玄机
评分看到五本最差的评语马上想看另外所有了…还是有趣的啊
评分《菜根谭》里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这“恰好”与“本然”正是“得体”。
评分这一辑里读到圈儿词和“太医院药方”,相起铁齿铜牙纪晓岚。说得体一则实在很有趣味。“英国的冬天七月才完,八月又来”,这便能解释夏洛克为何总穿大衣。太监们解小溲的技巧不知如今有没有用处了。
评分接着上卷继续谈语言文字,不时穿插港人学国语,文言白话、翻译、政治等。印象深者如:“分、份”之辨、章太炎取怪名、“胴体”之意、《圈儿词》儿歌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