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沉浮录 2

英华沉浮录 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豚出版社
作者:董桥
出品人:
页数:329
译者: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008107
丛书系列:董桥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董桥
  • 散文
  • 随笔
  • 香港
  • 英华沉浮录
  • 文学
  • 海豚出版社
  • 中国文学
  • 英华沉浮录
  • 历史小说
  • 中文小说
  • 近代史
  • 人物传记
  • 沉浮命运
  • 家国情怀
  • 文学经典
  • 时代变迁
  • 社会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英华沉浮录2》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作者简介

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出版文集《双城杂笔》《这一代的事》等三十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目录信息

“浪子和尚耳!”
语言学家写《劝菜》
温庭筠的美人在做什么?
“两株枣树的况味”
夜阑书房丛话
文字因“受众”而变
悼念没有风景的书店
“国王死了,王妃也死了”
喝了饮料漫天艳阳
董先生,该读几本闲书了
“纯呆的境界”
《宋家皇朝》随读随钞
读《知识分子的乳房》
无聊读书杂录
文章四忌四取
说话的艺术
杏花春雨科学
托尔斯泰的淋病
为红袖文化招魂
小资产阶级游园遗梦
鬓云中的学术
刘再复的赤脚兰花
“为建华世兄厚勉之”
毛孟静在乎.我也在乎
“我怎么能早说呢?”
读书人的礼数
连周南也称赞饶教授
一部新编的钱锺书散文
Quotable Quotes
未能忘情说辈分
《陋室铭》是谁写的?
胡同的名字叫百花深处
想起《水浒》里的粉子
“井里,一直有水”
句句道着今日事
《中国文学史》的风波
花瓣都睡着了
文章靠别人补遗
夏志清改张爱玲的英文
红了文化,绿了文明
等待追忆
历史原该是喜剧
还是蓝袜子可爱
半中半西斋杂记
是练习曲,没别的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读陈布雷的联想
信,是有缘的
和尚头顶不烫香疤
一肚皮不合时宜
百花里浮想
种豆得瓜
故园那株白玉兰
姓董的
阅微志异
点亮案头一盏明灯
二十八袋面粉的惆怅
但愿千家万户都养花
一捧雪
Regarding Henry的联想
偏偏要脱节的
我们看电影去!
读金性尧史评漫兴
杜德桥这位英国教授
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
留住沙龙的落地长窗
狐媚偏能哄人
石头里的《燕山诗话》
竹林的精神面貌
博览一夜书
“为古今女子开一奇局”
纸上美女与街上卫蚧
追忆香烟缭绕的三保洞
“老先生高论极是!”
重访万竹楼
答忆园主人
额上大书:“招租”
“吴晗这个人怎么样?”
送孩子去上学深造
爱闲说
给《雅舍小品》增肥
《英华沉浮录》跋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写专栏简直是对写作者的疯狂榨取,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专栏每周5篇,除了周六日,每天要弄出一篇千余字的小文。千余字听上去不太多,网络小说作者,一天一万字几乎是起步,但一千余字,要做到董桥自己希望的有情、有识、有故事,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英华沉浮录》最初的主旨...  

评分

写专栏简直是对写作者的疯狂榨取,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专栏每周5篇,除了周六日,每天要弄出一篇千余字的小文。千余字听上去不太多,网络小说作者,一天一万字几乎是起步,但一千余字,要做到董桥自己希望的有情、有识、有故事,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英华沉浮录》最初的主旨...  

评分

写专栏简直是对写作者的疯狂榨取,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专栏每周5篇,除了周六日,每天要弄出一篇千余字的小文。千余字听上去不太多,网络小说作者,一天一万字几乎是起步,但一千余字,要做到董桥自己希望的有情、有识、有故事,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英华沉浮录》最初的主旨...  

评分

动笔写下这篇随感时,这本董桥的书有中断,荒废很久,期间有冗务缠身,不能自拔,直至抽身而出,怅然若失,原来还没有读完此书。于是给自己一个下午读完这本书,才感激自己没有“走宝”。 曾经到图书馆找董桥的书,发觉只有寥寥几种,且蜷缩在书架的最下一层,尘埃布满书沿...

评分

写专栏简直是对写作者的疯狂榨取,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专栏每周5篇,除了周六日,每天要弄出一篇千余字的小文。千余字听上去不太多,网络小说作者,一天一万字几乎是起步,但一千余字,要做到董桥自己希望的有情、有识、有故事,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英华沉浮录》最初的主旨...  

用户评价

评分

卷二接前册,止于九七年末,每篇常分三节,一岁文章意趣如前;读书悟性外,写弘一大师之慈悲令人感动;臧否人物不吝辞赞,或云“姓董的不是坏人”(接卡)

评分

10号打开这本书,看到第一篇文章写于1997年的3月20日。于是想到九七年的文字,今时今日也是十六年之后。转眼间,多少年都过去了呀!当时的我,在读高二,也正是酷爱读书的年纪,只不过当时读的杂志和报纸多一些,还有,就是写着一些当时自以为很酷的诗歌。董桥的好多篇千字文都很耐读,并且,很多篇文章里,都有一些句子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让我想到很多很多。譬如《种豆得瓜》中提到了“人生经得几个安静清闲夏夜,能有几人懂得享受这种清福”。于是,想到我记忆中的美妙夏夜。那时候,天很热,一家几口全都在大门口,和对门的三叔一家摇着扇子躺着凉席聊着天,好不惬意啊!可是,现在,即便是夏天回了老家,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光景了。时光啊,岁月啊!好书,多看,还要再看。Now, 00:08, December 27th, 2013。

评分

董桥说,触景生情,因情造句,都是用字的基本功。但是这样的文字虽然美丽,但往往流于浮泛,且没有内容。所以还是多看书,早点看穿肚子里的单薄,笔下的苍白,看书也才有收获。卷后的跋里知道他每周要写五篇文字,从篇五六百,到一千。文章写得这样好看的人,用功也如此深,真是汗颜。

评分

董桥果然不只是个闲人,这些文章实在很令人想起叶灵凤,与《读书随笔》排在一起也确实有趣。此书的目的据第四卷谓是要谈论中文和英文的语文,但此集倒是多谈论读书偶得,加之文章齐整地划为三段,忽有层层不同的趣味。由此才可说董桥可读吧。这时候才读出点滋味来。

评分

董桥写谁都大加夸赞,这本里夸余秋雨和刘心武都是我不喜的,夸人是好,人夸多了就没意思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