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

变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张素华
出品人:
页数:4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53048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党史
  • 纪实
  • 政治
  • 当代史
  • 共和国
  • 中国当代史
  • 那段并不久远的
  • 时代变革
  • 社会观察
  • 政治经济
  • 国际关系
  • 战略分析
  • 中国发展
  • 全球化
  • 风险挑战
  • 未来趋势
  • 深度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1962年1月11日-2月7日)(50周年纪念版)》主要内容简介: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集了七千多名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与会人数如此之多,可谓空前绝后。更令人发生兴趣的,还在它本身蕴涵的丰富信息,以及对之后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大会的起因,在于党想通过反对分散主义一举改变1959-1961年的极端困难局面;大会开始后,一个接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却改变了会议的日程和主题,“白天出气、晚上看戏”,轻松的民主氛围,曾使人们一时触及到了应该由谁来承担“大跃进”的后果和责任,如何评价“三面红旗”等敏感话题;大会过后,出现了1962年春夏的新局面,但半年之后,局势再变,1962年秋天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有人认为,由“七千人大会”产生的分歧,也是后来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一个远因。《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1962年1月11日-2月7日)(50周年纪念版)》作者集多年采访、材料收集和研究心得,第一次全面、深入、详细披露了“七千人大会”的缘由、经过以及波折的全过程,上至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等人的变化,下至各省委、县委负责人的心态,都有详细分析。不仅有非常丰富的史料价值,也填补了党史研究上的这段空白。

作者简介

张素华,河北唐山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负责《毛泽东年谱》1925年-1927年7月、1959年10月-1965年部分撰稿工作,参与编辑出版《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本)等文献。出版《毛泽东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说不尽的毛泽东--百位名人学者访谈录》(合著)、《毛泽东画传》(合著)、《军事统帅毛泽东》(合著)等多部著作。

目录信息

代序 感悟七干人大会的开法(陈晋)
01.前言
02.为什么要开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会议?
03.谁在筹备和保障大会顺利举行?
04.刘少奇、邓小平主持起草大会报告的经过
05.一个接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改变着大会进程
06.毛泽东究竟对报告怎么看?
07.七千人果然议论纷纷
08.二十一人报告起草委员会也起波澜
09.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解释和说明
10.最是大节见真知--刘少奇在大会的讲话
11.林彪临时决定抛开事先准备的讲话稿
12.春节,毛泽东“放了一把火”,要开“出气会
13.毛泽东的讲话把大会推向第二个高潮
14.从省委书记到部长的检讨
15.邓小平:厚道人的一篇务实报告
16.从三易其稿看朱德的心路历程
17.周恩来给地方官员透了实底,算了细账
18.大会留下的悬念:陈云为什么不讲话?
19.谭老板、曾胡子、李井泉等能不能过关?
20.有关大会的成果
21.大会带来了什么新气象
22.打下毛刘分歧的楔子
23.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三面红旗”?
附录
袁宝华:有关七千人大会前后的一些情况
杜润生:对七千人大会一些问题的感受
赵家梁:参加起草大会报告和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李瑞山:湖南与七千人大会前后的一些情况
张文奇:有关七千人大会的保卫和后勤工作
邓力群: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前后
张维兹:七千人大会上,我对总理讲真话
明朗:我在七千人大会上写了封匿名信
李保文:一位老县长回忆七千人大会
刘新起:我在县长任上参加七千人大会
李曦沐:亲聆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
黄峥:王光美谈七千人大会的有关情况
杨尚昆:七千人大会前后日记摘选
七千人大会日志
后记
编辑说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7000人大会上,林彪的表现好像是作者着眼的一个立足点,勾划了林彪同志在会上讲话的缘由与个中真味,看来,还是他能体会领导。  

评分

记得前段时间,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能写好一个报告,那会就不用开了。”这句话被别有用心的凤凰网黑字标出做了标题,很多同学也曲解了姜书记的意思,也引发了一阵骚动。而本书则用事实说明,一个报告对于一个大会有多么重要。 为起草七千人大会的报告,...  

评分

7000人大会上,林彪的表现好像是作者着眼的一个立足点,勾划了林彪同志在会上讲话的缘由与个中真味,看来,还是他能体会领导。  

评分

记得前段时间,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能写好一个报告,那会就不用开了。”这句话被别有用心的凤凰网黑字标出做了标题,很多同学也曲解了姜书记的意思,也引发了一阵骚动。而本书则用事实说明,一个报告对于一个大会有多么重要。 为起草七千人大会的报告,...  

评分

关于中国的近代史,一班人只会说文革的十年耽误了我们;实际上,从1957年就开始了。 我们的党毕竟还是年轻,每次试图调整的时候,反而结果总是更加深了灾难。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了,感慨太多了!

评分

从反对分散主义到出气会,刘坚持彭里通外国利用困难进攻社会主义,做事儿的人成了庸俗市侩,中央调粮导致四川困难而非李井泉个人原因?

评分

中规中矩,但缺少思想的亮点。尤其是七千人大会对日后各种运动(尤其是文革)的影响描述较少,但囿于审查制度,已是同类书籍最好的一本。

评分

七千人会议

评分

始末描述的很到位,变局是要慢慢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