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引設計界翹首矚目之作,以觀察傢的視野梳理時代潮流;以思考者的睿智發掘美意識的根源和流轉;以設計師的責任建構全新設計語法與風格觀念。
本書嘗試探究一個叫“白”的實體,以找到由人們自身文化設定的那些感覺之源。它試圖通過“白”的概念探尋營造簡潔微妙的日本美學之源。當你闔捲迴味,“白”對於你,已經有所不同瞭。這一重新審視“白”的契機,讓我們能在更亮的光裏看清自己的世界。
本書不是講顔色的。其實,本書是在嘗試探究一個叫做“白”的實體,以找到人自身文化所假定的感覺的那些資源。換句話講,本書是在嘗試通過白的概念找到一種營造簡單和微妙的日本美學的源頭。
相對於設計本身,本書更多地是在解析“環境”和“條件”。它引導人們思考怎樣纔能創造齣能不斷獲得新力量的形象,並留下長久印象的無比清晰的東西。這一思維過程,反過來又使讀者開始關注自身的文化土壤,或更廣泛而言,在全世界發展起來的文化傳播的手段。隨著此思想進程的進展,本書正在引齣新的答案。
原研哉(1958— )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麵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錶,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曾設計長野鼕季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節目紀念冊和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的文宣推廣材料,展現瞭深植日本文化的設計理念。在銀座鬆屋百貨更新設計中,實踐瞭 橫跨空間和平麵的整體設計觀念。在梅田醫院CI設計中,嘗試錶現瞭觸覺在視覺傳達中的可能性。
当初只知道中文版出了一下就没了 一直渴望着这本书 近段时间才入手, 从书的目录来看 其实就很有逻辑性, 即使当看完RE-DESIGN 设计中的设计 为什么设计 引人兴趣的媒介包括神道教思想,日本茶道,以及日本禅宗文化以及源氏物语中出现的物哀之情,那份日本本初的性格之物。 再...
評分原研哉在这本书里面算是把平面设计师的功力展现出来了吧 日本的禅宗佛教文化自始至终很在乎和关注生活中动与静的结合,空白和充实之间的关系。虽然个人觉得要把文化,设计,艺术,人文,社会穿插到一起是比较牵强的事情,但是这或许也是大师和我们之间的差距吧。不管是文学中的...
評分这本书,目前市面上买不到,早先出过的译本已经绝版。我读的是一位独立翻译者的赠予。独立电影人是因为真的热爱电影才拍摄,独立译者也是因为真的热爱书籍才会自发翻译吧。能有幸获得译者亲自赠书,除了是网络时代的奇遇之外,也是我的荣幸,非常感激。 很遗憾,我并没有读过早...
評分这是一次对“白”的重建,又不是一次对”白“的重建。 在《Designing Design》中,原研哉曾定义过“理解”:理解一个东西不是能够定义它或者描述它,而是把这个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拿过来,让它变得未知,并激起我们对其真实性的新鲜感,从而深化我们对它的理解。“白”...
評分因为工作室的产品设计需要,我也会看些设计类的书。《白》就是一本不错的设计理念指导书。书中主要讲白色对我们的意义。白是一种颜色吗?有时我们不把白当成颜色,因为白好像是所有颜色的背景。白又常被看成是“空”,是无物的。这和纸为白色不无关系。白更多的参与到空间意义...
一本小冊子用這麼好的紙,一頁印這麼少的字,內容也沒多精妙,翻譯也完全讀不通,浪費紙。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是我最喜歡的,一直把它裝在包裏,拿齣來讀的時候,從封麵到內容都很有逼格!咳咳!看完這本書對原研哉更好奇瞭,他得是個多麼縴細的人纔能有那麼豐富的感受啊!而隻有這種縴細的簡約之美纔能真正的傳達到人們的心裏吧!
评分「本書不是講顔色的。其實,我是在嘗試探究一個叫做“白”的實體,以找到由人們自身文化設定的那些感覺之源。換句話講,我試圖找到那通過“白”的概念營造的簡潔和微妙的日本美學的源頭。 」
评分封麵及內頁的設計充分體現瞭白及精簡的主題(封麵連譯者名字都沒有),加上上乘的紙張也勉強對得起如此高價。內容可圈可點,但不知是翻譯問題還是作者寫作風格,有些內容特彆彆扭,有種故弄玄虛玩文字遊戲的感覺。
评分感覺是針對白的各種延伸灌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