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描述中国各地人文书店(含人文书吧),即文人笔下的中国人文书店风景。由各地的作家学者以他们的亲身体会和多年观察来描绘和展现各地人文书店的生存状态。书店被称为反映一座城市人文风景的窗口,也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内涵的缩影,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书店,从书店的生存状态也可以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
薛原,豆瓣网ID:书鱼知小。系《青岛日报》副刊编辑,2006年参与创办良友书坊。著有《检讨——旧档案里的中国海洋学术权威》《留恋之矢》等,编有《青岛记忆》《谈文说画》等,合编《良友》《闲话》等MOOK丛书。
西海固,混迹图书出版、销售行业十余载。近年隐身某艺术类独立书店,甘当书店小二,每日或洒扫书尘,或躬身迎客,或陶醉于文字中,不知世事几何。曾与人合著《书店之美》等。
可惜了我顶着大太阳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特地去书店买这本书。 编者的话结尾是这么一句:“作为喜爱纸本书的读者,期待着永远的独立书店”。作为一个心胸不甚宽广的电子书党,这句话确实让我不快。 “书籍就是知识,学知识是不应该打折的,所以书也是不应...
评分我一直相信,物极必反。 班加完,地铁挤完,饭局赶完,牛B吹完,KTV唱完,微博刷完,电子书看完,水果切完,我不信你不感觉空虚。 很多人说,我得看书了。精神的胃,需要书这种食粮。人是离不开书的。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电子书大势已去。这对纸质书、出版社、书店来说,真是...
评分刊于2012年第四期《读读书》http://www.91yuedu.com/magazine/readmagazine.aspx?iid=37801 你站在“新青年书店”的中央,用手感粗粝的原生夹板打制而成的书架高高地抵着楼板,隐微地,你嗅到了凝缩在木料中那雨露与阳光的清新,湛蓝的墙面与阁顶伴着静立无言偶或积尘的...
评分民营书店的挽歌
评分民营书店的挽歌
评分我也是的,现在很多时候都是从网上买书,主要原因还是网上的能省到更多的钱吧。不过我依然爱去书店,我生活在一个小城,基本上没有什么独立的书店,您说的很对,一个城市的独立书店多多少少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我也梦想将来能自己开一家店,与自己喜欢的书和其他的东西一起生活,我知道,出售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大部分是在出售自己的眼光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喜欢这种感觉。不过就仍处在学生时代的我来说,一边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一边能省下钱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书还是没有任何的抵抗力。愿梦想开花结果。
评分名为“读过”,实为翻过。实在没有认真读的兴趣。罗列无奇,文字无味,我又并无读此类主题图书所应有的那种情绪。居然有“安庆”一章,惊讶之余翻来一看,发现都是我当年去过的几家书店。当年中学论坛吵架,某人引用某书,另一人反驳曰:“少装逼,安庆根本买不到你说的那些书,你不可能读过。”——这才是三线城市读书人的真实需求,解决这个需求靠的是当当卓越。
评分总体腔调太浪漫主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