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影评人、法国《电影手册》前主编付东倾情力作
斯科塞斯、阿萨亚斯、侯孝贤、贾樟柯等影人温暖回忆
首次集中披露大量珍贵原始照片和手绘手稿、电影笔记
呈现世界电影殿堂级大师杨德昌的一生和他的电影世界
这是一本向已故的著名华语导演杨德昌和他的电影致敬的书。
全书分“近观杨德昌”、“电影”、“档案”、“印迹”等四个主体部分,通过对杨德昌本人电影创作生涯及其电影的深度回顾与解读,通过杨德昌的电影笔记、手绘和文章的梳理,以及诸多著名电影人的回忆或访谈(如马丁•斯科塞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侯孝贤、贾樟柯等),为我们较为完整而丰满地呈现了一代导演大师杨德昌的一生,和他的电影世界:他的电影实践、他对电影的理解、他通过电影对生命以及这个社会和时代的解读与反思,等等。
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世界著名影评人,电影史研究专家,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前主编。主要著作有《法国现代电影史》(1995)、《电影:迈向第二世纪》(1996)、《民族印象》(1998)、《论侯孝贤》(1999)、《想象的盛宴》(2002)、《远离电视的电影》(2004)、《杨德昌的电影世界》(2010)等。
对于杨德昌,付东、马丁西科塞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等人均不吝誉辞,称之为“伟大的导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青春史诗”,《一一》是“城市浮华史诗”,《麻将》《独立时代》是焦灼的心灵之诗。付东对杨德昌的剖析至真至诚,时时为其命运抱不平,奥利维耶·阿萨亚...
评分杨德昌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他在大陆出生,台湾长大,自幼深受日本漫画文化的影响,年轻时曾前往美国学习,并成为工程师,确在33岁时,怀着一种对电影的狂热爱好,选择了转行拍电影。 杨德昌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转型期艺术界抗争活动的标志性事件—...
评分若是单说这书如何,那么并不是那么的好。但是这大概是第一本简体版的论述杨德昌电影的书,所以依然值得阅读。让看过他电影的人,多了解一些他的事情,让喜爱他的人,顺着文字来回味影像,感到一些温暖。 此书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杨德昌生平的介绍和电影作品的分...
评分昨晚翻完这本书,我有点小想法。 这位声名显赫的法国《电影手册》前任主编米歇尔付东,号称是以为东方电影爱好者。此书是付东向已故的著名华语导演杨德昌和他的电影致敬的倾情之作。显然,说到这,我动心了,一个是《电影手册》前任主编,一个是杨德昌。这两个世界搭建起来的桥...
评分杨德昌在他最风华正茂的时候去世了,对比侯孝贤来说,在台湾来讲,两人可能不分伯仲,但 是放眼世界,杨德昌这个名字却要陌生得多,一切都来得太晚了。命运太造物弄人,《一一》刚刚取的了空前的成功,却也成为了杨德昌最后的告别曲. 这本《杨德昌的电影世界》...
孤独而反叛的社会观察家和全能的电影人。总是以一己之力在与集体大潮最着顽强的抗争,最后到来的褒奖或许太晚,直到他走后多年,人们才恍然大悟他已经看了那么远。
评分如今已是名满天下,此书并无惊喜,只要留心杨德昌的影迷,这些资料都不算陌生,略有翻译腔;所谓诸影人温暖回忆,唯阿萨亚斯较翔实可读;缺乏单纯对电影的解析,过多扯上政治因素没必要。
评分孤独而反叛的社会观察家和全能的电影人。总是以一己之力在与集体大潮最着顽强的抗争,最后到来的褒奖或许太晚,直到他走后多年,人们才恍然大悟他已经看了那么远。
评分再见牯岭街少年
评分如今已是名满天下,此书并无惊喜,只要留心杨德昌的影迷,这些资料都不算陌生,略有翻译腔;所谓诸影人温暖回忆,唯阿萨亚斯较翔实可读;缺乏单纯对电影的解析,过多扯上政治因素没必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