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百话》面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热烈赞誉,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也将这本书作为汉学研究课程的教材。施蛰存将数十年来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潜心探索,以严谨考证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融贯于一书,尤其是毫不因袭前人的选诗、说诗视角和贯通中外古今的大家气度,在唐诗研究上别开生面,极具新意。
书中第27篇论述李欣《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这首诗的诗题自北宋以至当代,历代学者均未读懂,在编纂唐诗总集或选集收录此诗时,常对诗题随意予以颠倒或删改。施蛰存认为关键在于理解“语型”的意义,他指出“语”为琵琶声,“弄”为琴曲,从而揭破了这个千古之谜。他引了杜甫《咏怀古迹》、刘长卿《听杜别驾弹胡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四个例句作为旁证,重印时又增补了白居易《听李士良琵琶》诗“声似胡儿弹舌语”和元稹《琵琶》诗“学语胡儿撼玉玲”,进一步阐明“语”即琵琶声。
在林林总总车载斗量的我国唐诗选本和论著中,其风格最为独特也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施蛰存的《唐诗百话》。 《唐诗百话》在选诗、解题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匠心独运极具巧思,从不因袭前人或时贤,因而如清水出芙蓉般傲然挺立于众多同类平庸著作之上。全书一百篇,每篇均运用严谨的考...
评分1.仔细详尽,按时间顺序对唐诗进行讲解的一本书。 2.在例证时一般都用之前讲解过的诗,如在讲杨炯的《从军行》的用韵时,是用之前讲过的两首诗(王绩《野望》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来进行例证 3.在五一前的那次课讲到张继的《枫桥夜泊》,课上就夜半是否真的有钟声展开了讨...
评分盛唐诗话中,作者用了编号为35、36、37的三篇文章 选讲了杜甫的三篇作品《哀江头》《新安吏》《无家别》,可在第37篇文章最后,却写到“从《哀江头》到《无家别》,我选讲了杜甫的五首乐府诗。”遗憾的是前面版本均未改正此处错误。现最新修订版发现并予以修改。
评分 评分还是有些新意新见解。
评分很好的选本与赏鉴,卓识频出,展示了多种材料与分析方法交错运用的手段,别成一家。就其本质而言,仍是重视版本目录而还原语境,如对蜀道难意旨发覆,举河岳英灵集而知非讽明皇幸蜀。不过我觉得还应和章仇兼琼有关,施似太过断然。论韦应物两篇由诗风而人格,追及王孟对陶之学习未能如韦在人格上有所体悟,还讽刺了一句东坡,寥寥数语,真深得我心。恨先生未见近年所出韦氏家族墓志,不然又会有多少诗人同情之语。颇觉韦、施二人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经历了大时代的变革,人生前后两端竟有那么大的转折。不知苏州郡斋危坐时,会怎样想起那个醉卧骊山温泉的雪夜呢?北山老人一退再退而入金石碑刻,不知又会想起当年“洋场恶少”的莫名风波?晚唐未选高骈,略憾。
评分读过一部分,很适合教学用。
评分还会再精读。好书。好多发现。
评分施蛰存先生算是民国的先锋小说家,讲起唐诗倒是挺老派。主要是串讲大意,再拈出关键的字或词(争议或警策处)细论,常常列举诸家注释然后一一否定。其实比起一首具体的诗的阐发,他更在乎它在整个流变中的位置,就比如选入很多冷门但是粘缀对偶奇特的诗,只为了彰显律诗的出现、完善以及突破的历史。这使得这本书更学术,更像是为有志学诗而非泛泛爱好者而写的,甚至还有不少篇幅是专门谈作诗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