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总是不能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在本书作者拉姆•达斯看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苦难来源!
《活在当下》于1971年在美国出版,并迅速热销200万册,同时也挑起了人们关于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的热门话题。《活在当下》(30周年纪念版)于2001年出版,书中增加了作者近年来的感悟和灵性启发,对于“活在当下”这一理念进行了更为深刻、理性的论述。
拉姆•达斯现身说法,从自身罹患疾病和灵性觉悟的角度,对人们恐惧的疾病、衰老、变故等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它们不仅是自然而然的生命过程,而且是一次做回真正自己的绝好时机!”
拉姆•达斯告诫人们,不要执著于一些外在的、稍纵即逝的东西,而是要关注生命中永恒的东西——爱、美、智慧。一旦学会了从灵性的角度看待世事,许多苦恼便不再困扰我们,从而找到活在当下的美好理由。
拉姆•达斯(Ram Dass),本世纪最受推崇的心灵导师,原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后为追求人生真义,赴印度灵修。
1971年, 《活在当下》出版,热销美国200万册,其“活在当下”(Be here now)的理念唤醒了一代西方人的心灵意识。
2001年, 拉姆•达斯潜心修习30年, 推出了《活在当下(30周年纪念版)》(still here ),解决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心灵问题: “总是不能让该来的来,也不能让该去的去。”
2012年,《活在当下》中文简体字版本面世,这部堪称“当代人心灵解药”的经典作品终于与苦苦期待了它40年的读者见面了。
你会对死亡恐惧吗? 我会!尤其是害怕接到亲朋好友去世的消息,你想啊,好端端的一个人,能和你推心置腹聊天的一个人突然间安静了,变成一具僵硬的尸体,最后在熊熊烈火中燃烧了,没了。一想到这,我的头皮就发麻,对于死亡人类是没有选择的余地。 让我对死亡不再那么恐惧的是...
评分有一次去一个小镇上游玩,傍晚时分乘车返回。不经意间就瞥见了广场上带孩子放风筝以及做各种游戏的人,忽然惊觉这个时候我所在的城市里,到处都应是匆忙接孩子回家的人,路上直接随随便便买点菜回去,等安顿好一切,早已是月挂树梢。 有谁会去放风筝做游戏吗? 下次吧! 是啊,...
评分好的书籍能触碰到你的内心。当静下心来阅读一本触碰心灵的书,就像作者与自己在对话。 《活在当下》的作者是拉姆.达斯,一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后来又到印度灵修三十年的老头。曾经被人称作是“神经质的犹太大家”,现在一袭白袍、内心祥和的瑜伽大师。书中都是描...
评分在一次偶然的身体检查中,我得知自己的甲状腺功能出现了问题,且终身无法“自愈”或“治愈”这样的结果让我陷入极度恐慌的崩溃之中,终日郁郁寡欢。我去了好几家医院,可所有的医生给我的诊断都是一样的:定期复查,终身服药。 如果今年我60岁,疾病接踵而来,或许我会用丰富的...
评分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就慢下来 文/牛牛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闺女看了一眼书名就打趣我:“老爸,你不用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啊,你已经是了。”明知是小孩子的玩笑话,我心里还是有些不爽。明知变老是不可避免的,可把“会老”这个标签贴到自己身上就很难接受! 跟朋友聊这个话题,...
没有很系统很清晰的思路,是本书最大的弱点。你能零散地感受到一些,作者认为在老年阶段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和被社会抛弃。一定会有人批判的一本书,因为它和这个物质社会有太多的冲突,或者说,作为年轻的受众会一时无法接受,阅读此书需要时时地停下来斟酌一番。不过我倒认为虽是写给老年人书,年轻人也大可阅读,一来是每个人都会不如老年,二来是我们身边都有老年人,多一些为他们的考虑,帮助他们度过晚年,都是有益的。
评分我读了小半本书,结果就惦记作者年过60还在玩冲浪、潜水、爵士乐……我个肤浅的人类啊…… 【这本书适合老人和已经中风了的。
评分对我来讲比较昏昏欲睡
评分大学读的,现在毕业四年,遇到不顺的时候,会想到他。
评分活在当下,当前即永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