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华,1929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
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合作编译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另还写有一本杂文集《北窗集》。
陈志华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调查和研究,至今已出版《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婺源乡土建筑》等四本书。
作者在这本《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中以讲座的形式,基本按历史顺序,介绍19世纪新建筑运动开始之前的外国建筑。全书共20讲,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欧洲,下篇主要写亚洲和上非洲的古代埃及。这不是一本完整的建筑史,而是择重点而述,以不同的视角,展现在历史的延承中建筑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http://drewjet.blogcn.com 陈志华的《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插图本)不免有虎头蛇尾之感。但就常理而言,要在一本三百余页的排版稀疏而又有数百幅彩图的小册子,把“世界”建筑史讲明白,显然是很难的。当然,陈志华先生自己在后记中也不否认,他们这一代人是如何被时...
评分《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和《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和《小品建筑十讲》是12年的时候看的,其中这本的印象最深。前几天,新认识一个读建筑设计的朋友,聊起了建筑史,不由想起了两年前的这本读物。 作者从经典的建筑入手,介绍建筑建造的背景,设计思想,历史改变等等,...
评分对于我这种建筑学白痴来说是本很不错的启蒙书,能学到很多东西,浅显易懂。后记写的很有意思,让人看了有点心痛,还有点无奈。
评分 评分我不是一个建筑专业的学生,但我对建筑自小有着兴趣,苦于找不到一本介于大众和专业之间的建筑知识普及的书,直到在学校图书馆里发现了这本《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如获至宝,大喜过望。 距第一遍看已有两年多时间了,这次重新看,发现仍有许多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地方...
一本建筑社会史
评分非常详实而流畅的欧洲建筑史,感动过狄更斯的罗马斗兽场,旺多姆广场上那棵记录了法国历史七十年的柱子,还有因为一场大火而重建规划并反映资产阶级觉醒的伦敦等等,建筑是区别于语言文字外独一无二的文明印记。与之对映,后记中陈老师在雅典卫城下泪流满面,“好像什么都看到了,又好像什么都没看
评分为数不多的反复读的书之一。
评分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更是欲望、野心与梦想的墓碑。
评分非常详实而流畅的欧洲建筑史,感动过狄更斯的罗马斗兽场,旺多姆广场上那棵记录了法国历史七十年的柱子,还有因为一场大火而重建规划并反映资产阶级觉醒的伦敦等等,建筑是区别于语言文字外独一无二的文明印记。与之对映,后记中陈老师在雅典卫城下泪流满面,“好像什么都看到了,又好像什么都没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