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这本《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中以讲座的形式,基本按历史顺序,介绍19世纪新建筑运动开始之前的外国建筑。全书共20讲,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欧洲,下篇主要写亚洲和上非洲的古代埃及。这不是一本完整的建筑史,而是择重点而述,以不同的视角,展现在历史的延承中建筑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陈志华,1929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
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合作编译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另还写有一本杂文集《北窗集》。
陈志华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调查和研究,至今已出版《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婺源乡土建筑》等四本书。
陈老先生的书,内容易懂,叙述方式也很活泼,记得还是在乡下的同学家里读完了,每天无所事事在屋里乘凉,也只有看看书能解解闷
评分建筑风格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文化风貌,建筑的表现力也受结构工艺的制约。这是本书的中心论点。作者陈志华先生早年从事社会学相关研究,为建筑史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也帮助我们从社会文化角度理解西方建筑风貌。 古希腊时代:木结构的遗产和柱式审美的建立 古希腊的社...
评分对于我这种建筑学白痴来说是本很不错的启蒙书,能学到很多东西,浅显易懂。后记写的很有意思,让人看了有点心痛,还有点无奈。
评分http://drewjet.blogcn.com 陈志华的《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插图本)不免有虎头蛇尾之感。但就常理而言,要在一本三百余页的排版稀疏而又有数百幅彩图的小册子,把“世界”建筑史讲明白,显然是很难的。当然,陈志华先生自己在后记中也不否认,他们这一代人是如何被时...
评分这本书的图片注释毛病很大 有的注释错误 有的注释含糊 没有具体说明建筑的名称和地点 比如 第22页 两幅图片 左边是意大利帕埃斯图姆(Paestum)的雅典娜神庙,又叫谷女神神殿。右边是西西里岛 akragas 的协和神庙 第23页 是帕埃斯图姆(Paestum)的赫拉神殿(Tempio di Her...
“拨乱反正之后,我才有机会亲眼看一看我讲过多少遍、写过多少遍的外国建筑。我曾经几乎为它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当我第一次登上雅典卫城的时候,泪流满面,咬紧嘴唇才没有哭出声来。连续在卫城上呆了整整四天,恍恍惚惚,好像什么都看到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到。我在卫城所体验的,哪里只是天上宫阙般的建筑群,更是雅典公民为独立、自由、民主而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放射着英雄主义灿烂光芒的斗争。正是他们舍生忘死的斗争,开启了西方辉煌的文明。”陈志华老师文笔好,学问更好,特别推荐的一本书。
评分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更是欲望、野心与梦想的墓碑。
评分 评分这本当年也是入门读物啊,比外建史还早,不明觉厉。
评分逻辑清楚,文字流畅,尽管也会遇到“偷心造”之类不解的术语,但读完会对外国古建及其所关联的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后记也很值得一读且深思那个年代,陈先生在雅典卫城的一抔泪蛮打动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