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滢,这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著名学者,因为曾与鲁迅笔战而留下了"骂名",被当代不少人误解。其实陈西滢及其代表的现代评论派为新文化运动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思想、文化观念也有不少过人之处,对当时的社会黑暗也极力讽刺嘲弄。他的随笔尤为精彩,本书是他著名的"闲话"专栏文章,读此书,你可以走进一个真正的陈西滢和体会一个真切的五四。
花了好几个晚上的零碎时间, 终是把<西滢闲话>通读了一遍. 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中午zw还问我, 干吗读陈西滢? 笑着答" 因为他的只言片语总能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发现" ---我确实很好奇, 关于那个年代, 关于那一场恩怨. 估计年龄和我相仿的人第一次听说陈源, 想必大多是在<...
评分2016.09.12-09.21 82. 《西滢闲话》——陈西滢 突然留意一下时间,才发现这本居然看了这么久,还是最近每本书都看得慢了许多也不知道…… 先说梁实秋先生写的序。好人物写出的好序总是很了不起的,其性情、其结交、其派别、其褒贬、其大思虑总能见其一二...
评分我们觉得无声的悲哀是最沉痛的悲哀,无声的行列是最严重的行列。在孙先生大殡的时候高声的呼号已经是错了,何况那些 呼号的青年们,十个中八个是在笑着。 《中山先生大殡给的感想》 戏剧的成功,必须有剧本,舞台,排演者,演员,及观众的合作,五件缺一样都不成。如果所缺的是...
评分花了好几个晚上的零碎时间, 终是把<西滢闲话>通读了一遍. 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中午zw还问我, 干吗读陈西滢? 笑着答" 因为他的只言片语总能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发现" ---我确实很好奇, 关于那个年代, 关于那一场恩怨. 估计年龄和我相仿的人第一次听说陈源, 想必大多是在<...
评分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知道陈西滢的名字,是在中学的课本里,《纪念 刘和珍君》这篇课文里。出现的地方却不是正文,而是注释——编辑的注释。具体内容是记不清了,但陈西滢的名字前有一个定语——反动文人。 所以,在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至少是潜意识里——陈西滢就是个...
#1896.5.10-2016.5.10 陈西滢120周年诞辰# 为什么像陈源这样其实挺有眼光的知识人会在后来长期背负骂名?我想用长者的那句话就可以解释得通——因为他的评论没有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当然,他自己可能未必在乎这些,再说他的晚景也比许多同时代的人舒坦不少。
评分大概翻看,上海书店1982年版。那时候写杂文也温柔敦厚,足见学养。有些放现在来说也完全读得通,比如新戏改革与民气
评分第一篇就惊艳到了,阅读更多的快乐是共鸣。
评分时评也~~~
评分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