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称得上是一本“大师小书”。染思成先生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文笔优美,深入浅出,立论清新,言之有物。是一本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优秀读物。这本书收入梁先生的8篇科普作品,另外还收入1950年写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建筑界业内人士、青年学生以及文化爱好者,都是本书的读者对象。
中国人其实是很有八卦的天性的,比如,很多人知道林徽因是因为徐志摩,而很多人知道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要我说,梁实在是比徐强的,要不,怎么瘸着腿就蹬了徐志摩,求得美人心呢?好了,打住,“恶俗”到此。 近代中国建筑,称得上大师的,恐怕只有梁思成和贝聿铭,贝...
评分拙匠随笔——梁思成 拙匠随笔是梁思成先生的8篇科普作品编辑成册,于1996年第一次印刷。本书开始就说明主要面对的是众多的普通群众、以及对建筑学感兴趣的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所以几篇文章也都写得通俗易懂,比较少的学术术语。 梁思成先生(1901~1972),是我国当代著名的...
评分(刊于《光明日报》2016年5月3日 11版) 文/俞耕耘 梁思成,这位致力于中国古建遗产勘察保护、文献整理研究的“大家”,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奠基与开创贡献了毕生精力。时至今日,他早已成为文化记忆的符号,承载着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那份情感依托。很难想象,正是这样一位开山...
评分梁思成活了70岁,50岁之前,包括年轻时候到美国求学,壮年时期投身中国古建筑考察与研究,了解多了,自然就爱。今天大众对梁思成最熟知的印象,可能还是解放初期,关于存废北京城墙大争论中的势单力薄。 或者因此受到某种启示,50岁之后的梁思成开始写起了建筑科学的普及文章,...
评分梁思成活了70岁,50岁之前,包括年轻时候到美国求学,壮年时期投身中国古建筑考察与研究,了解多了,自然就爱。今天大众对梁思成最熟知的印象,可能还是解放初期,关于存废北京城墙大争论中的势单力薄。 或者因此受到某种启示,50岁之后的梁思成开始写起了建筑科学的普及文章,...
故宫……
评分大师的作品,很认真地看了,还做了很多笔记。
评分梁先生这样的人都称自己是拙匠,新中国恐怕没有人敢自称匠了
评分虽说是随笔,但也温故知新。中午看到北京城墙那篇,心中至现在都久久不能平静…想哭呢
评分梁思成的手绘真美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关于建筑 学到了不少知识 中国建筑的点滴 装饰的不同 体现了不一样的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