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新版)》对政府管制与自由化政策、劳工市场及移民问题、人力资源和学校教育、家庭问题、歧视问题、犯罪和毒瘾问题、利益团体和政府决策等进行了论述。
加里•贝克尔
(Gary S. Becker)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因“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推广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贝克尔教授是以经济理论来分析人类行为的先驱经济学家之一,著有《生活中的经济学》《反常识经济学》《人力资本》《家庭论》和《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等作品。
吉蒂•贝克尔
(Guity Nashat Becker)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执教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在芝加哥念书期间,认识了加里•贝克尔,并结为夫妇。
历史与经济有多少关系? 上世纪80-90年代的世界经济是怎样的? 没有什么人会说自己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有不少时候,我们会畅想假如我活在那个年代,我会……。 贝克尔的这些短片文章的集合给了我一个机会,看看当初的世界,回顾我孩提时代懵懂之间,听到过的新闻与经济学的关...
评分命名为《生活中的经济学》的书有很多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本:一本是茅于轼先生的,一本是加里·贝克尔的。相对而言,茅于轼先生的更为名符其实一些,因为他的书是用经济学的方式对生活中的点滴进行经济学分析;而加里·贝克尔的书也是用经济学的方式对生活中的点滴进行了分...
评分讲的是90年代左右的美国,有些事情因为环境的原因不太好理解,另外感觉有些逻辑很怪异,某些段落读几遍也理解不了,是因为没有理论基础?还是翻译的问题(O_O)?决定买原版来看一下。
评分虽然是在挂了经管牌子的机构工作,我的专业背景和经管专业却相去甚远,拿起这本小书一半是同事推荐,另一半则是强迫自己去读“令人讨厌”的经济学书。没想到一拿起来竟然舍不得放下了,这实在是本有趣而又有用的书,一扫我因误解经济学只是数字而产生的恐惧感。 每个人都...
评分经济学家一般来说,都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确不假,然而事实上,他们还有另外一面,就是从立场来看待问题,只不过他们的立场因为他们有了逻辑上和学术上的修饰,而显得拥有强大的说服力。 所谓的立场,在美国的经济学家来说,就是他所在的党派。所以我一直认为,大多数...
《商业周刊》上的专栏文集,另一本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4374/
评分如果是开创性的作品,可能因为其影响较早较大,降低了读到时的新意
评分还没读完
评分被书名骗了,不是我想看的那些有趣的东西。巧合是11年12月26日看完时发现是07年12月26日买的。
评分诺奖得主的功力——搞模型——并未体现于此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