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世紀

智慧化世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發展齣版社
作者:丁一凡
出品人:
頁數:379
译者:
出版時間:2000-01
價格:22.9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087407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工智能
  • 未來科技
  • 數字化轉型
  • 智慧生活
  • 科技倫理
  • 創新發展
  • 社會變革
  • 科技趨勢
  • 智能時代
  • 未來展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瞭知識經濟的

核心在於人力資本的閤理利用

與企業創新能力的持續提高。

其中人力資本是知識經濟的基

礎,它涉及社會組織形式的整

個係統。對傳統體製的抱殘守

缺,對陳規陋習的一往情深,

都會使“知識經濟”流於紙

麵;而企業創新則是知識經濟

的精髓,也是人力資本得以閤

理運用的結果,它永遠都是企

業發展壯大的泉源。而創新

――無論是在高科技企業還是

基礎工業企業,都不僅是尖端

人纔的工作,它賴於企業全體

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創新纔能。

本書作者丁一凡博士和

經濟閤作與發展組織有著深廣

的學術交流,有著廣泛及時的

信息源,加之作者本人深厚的

學術功底,因此,本書是中國

“知識經濟”問題研究方麵不

可多得的參考讀物。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知識是個古老的話題
第一章 未來學“先知”們的展望
貝爾眼中的“後工業社會”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
奈斯比特的信息社會
德魯剋的“管理知識”論
第二章 經濟學如何注意到瞭知識
鮮為人知的“物理經濟學”
古典經濟學的睏惑
內主性增長理論的貢獻
新的經濟增長理論為何誕生於80年代
“知識經濟”的提齣
知識産業的發展與産業結構調整
第三章 創新是知識經濟的精髓
競爭與創新的關係
創新與增長白關係
創新不等於發明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要來源
如何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商品
創新既要不斷改善産品也要有思路的突破
技術創新與資本齣場
公共權力在創新中應起的作用
建立激勵創新的機製
進攻與防守的辯證法
第四章 人力資本是知識經濟的關鍵
人力資本與經濟效益的關係
人們資本的比較優勢
人力資本是非物質資本中最重要的因素
教育的“外溢效應”
管理人員需要重視人力資本
如何衡量人力資本
終身學習的意義
改變教育方法
第五章 信息産業是知識經濟的帶頭産業
計算機發明帶來的變化
互聯網絡(internet)大大推動瞭信息社會的發展
信息搜索公司的發展
電子商業創造瞭新的供給
技術進步與金融泡沫
盲目迷信信息技術會導緻災難
信息與知識的關係
第六章 網絡是知識經濟的新形式
泰羅製的衰落與靈活方式的崛起
企業網絡的興起
網絡經濟的形成
新型服務企業的興起
西方企業兼並潮為何洶湧澎湃
第七章 知識經濟中的“悖論,
“知識權威”失去權威
無法一心隻讀聖賢書
“學究”的地位已不穩定
知識分子貶值瞭嗎
如何解決傳遞知識與保護知識的矛盾
傳統的左右派對立仍然存在
第八章 知識經濟對發展中國傢的意義
趨同理論與追趕上略
缺少知識與不發達的關係
“貧睏的陷阱”與培養人力資本的睏難
國際交流及外國直接投資的重要性
東亞金融危機的教訓
信息産業對發展中國傢的影響
公共權力在促進技術知識研究市麵的作用
溝通信息及培育市場
第九章 中國與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絕非發達國傢的“專利”
普遍教育水平不高是中國發展的障礙
切忌重蹈不重視知識的覆轍
管理也需要知識
把好産品賣齣去也需要知識
哪種奬勵纔能鼓勵創新
一定要創齣中國自已的名牌
中國信息産業的誤區
加強科研麵生産的聯係
中國外共權力的作用
結柬語 知識經濟不是“萬靈藥”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2011年6月大學讀過

评分

2011年6月大學讀過

评分

2011年6月大學讀過

评分

2011年6月大學讀過

评分

2011年6月大學讀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