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裏剋·阿裏,作傢兼製片人。1968年席捲全球五大洲的抗議和反叛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寫有四部小說和十多部有關世界曆史和政治的著作。曾經是《新左派評論》的編輯,是《新侏儒》刊物的創辦者之一。現居倫敦。
蘇珊·沃特金斯,自由撰稿人。著有《女性主義入門:婦女的權力》、《截止目前的情況》和曆史小說《馬剋思的戀愛》。現居倫敦。
1968年,激進的抗議浪潮席捲全球。從華盛頓到倫敦,從巴黎到西貢,從柏林到布拉格,從芝加哥到墨西哥城,受壓迫的人們紛紛走上街頭,要求解放和自由。
1968年,是反抗的一年:越南民族解放陣綫發動的
“春節攻勢”,打垮瞭美國的軍事自信,改變瞭曆史進程。美國黑人青年反抗種族歧視的鬥爭,催生瞭全美的黑人權利運動;受壓迫者的普遍抗爭,鼓舞瞭西方現代婦女運動嚮全球的蔓延。
1968年,是革命的一年:在法國,學生以街壘路障與警察對峙,工人罷工並占領工廠;在捷剋斯洛伐剋,“布拉格之春”春潮湧動;在巴基斯坦,由流血事件引發的全國性起義推倒瞭軍人獨裁政權。
1 对于那个自由狂热的年代,终于有一本历史资料来满足我对此的想象. 1.侧重在美国,反种族歧视,反越战,女权主义,每个阶层的都参与到对自身应得权利的争取中. 他们爆发不满. 2.巴黎五月运动. 3.捷克进行经济体制,新闻出版自由的改革,布拉格之春以及苏联挺...
評分 評分比起1968或者更早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活的好垃圾,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没有为点什么而奉献生命的气魄...我们活的好舒适,一种令人窒息的舒适...
評分4星,能把“燃燒彈”翻譯成火焰炸彈扣1星
评分送給V瞭
评分用時間軸將1968年全世界發生的各種反抗和鬥爭串聯起來,作為橫軸,地理上的空間維度作為縱軸,縱橫交錯的圖景讓68年風起雲湧的世界更具有立體感和畫麵感。從巴黎到莫斯科,從舊金山到布拉格,世界從未如此躁動。民族解放戰爭、種族戰爭、性彆戰爭、以及其他不可描述的戰爭,讓全世界年輕人有瞭一種“雖然我們的鬥爭對象不同,但是我們是同一戰綫的戰友”這種錯覺,在六十年代,戰鬥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伴隨著激進文化的橫衝直撞,然而正是這群打倒一切的青年精英,卻成瞭八十年代保守主義最忠實的捍衛者。五十年後,我們再去迴顧當年所留下的文化遺産,發現除瞭一些集體記憶外,仍然有很多是68年開花結下的果實。
评分: D55/7261
评分有幾個翻譯小錯誤,雷諾翻成熱諾,小野洋子翻成大野,還有年齡錯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