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去哪里?

今晚去哪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丹燕
出品人:
页数:144
译者:
出版时间:200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20302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陈丹燕
  • 游记
  • 欧洲
  • 旅行
  • 随笔
  • 散文
  • 今晚去哪里
  • 中国
  • 旅行
  • 推荐
  • 目的地
  • 冒险
  • 生活
  • 探索
  • 城市
  • 休闲
  • 趣味
  • 灵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包括《在欧洲加上一张小床》,《慕尼黑的蓝天》,《广场喷泉》,《古瑟拉家的早餐》,《雪堡的蔷薇开了花》,《克里姆林宫的红星》等多篇旅游随笔。

作者简介

陈丹燕,中国作协会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92年兼任上海东方电视台青春节目主持人。上海作协理事。上世纪80年代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少女们》(获文化部新时期十年儿童文学二等奖)、《女中学生三部曲》(获全国妇女儿童题材作品奖)。80年代后期从事成人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心动如水》、《绯闻》、《一个女孩》、《慢船走中国》和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散文集《写给女孩的私人往事》、《唯美主义者的舞蹈》、《长裙上的花朵》等。《一个女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宽容”文学金奖。

目录信息

一扇开着的门
克里姆林宫的红星
迷离黄昏
圣彼得堡,列宁街8号:罗宋面包
雪堡的蔷蔽开了花
慕尼黑,雪堡:跟着小溪走上一阵子
吉瑟拉家的早餐
广场喷泉
慕尼黑的蓝天
慕尼黑,龙路――号:行李像一些古怪的影子
在欧洲加上一张小床
喜欢别人东西的滋味
来世我愿意做托斯卡纳的一棵树
西班牙佚名营地:一粒飘浮的尘土
威尼斯,白狮卡里一号:裕子和19世纪的烫脚盒
重归翡冷翠
翡冷翠,民族大街26号:要是住在小旅店里
巴黎,浴场街50号门铃在我的头上叮地一响
恍然
卢布林,罗夫斯基街―号:颓败但直指人心的美
维也纳,圣修女院路34号:很小的镜子
维也纳,路德维希街17号:他的脸一心想要恭维
波恩,贝多芬广场7号:裘在多纳肉饼店楼上
纽伦堡―维尔芬街26号:以为自已是去找理想
柏林,飞机场路4号:因为这样的爱情
斯第亚:帕皮亚诺村
八年前的厨房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旅行中,行李包中不可缺的书有艺术鉴赏类、游记和散文似小说三种。陈丹燕的书囊括后两种吧。   从《咖啡苦不苦》、《今晚去哪里》到《木已成舟》,陈丹燕本着女性作家独有的细腻平和风格一路看一路写。或许这还与她本人首先是一位从事儿童文学的学者有关,她的文字句式组...  

评分

把整本书都读完之后,才隐约确定了这本书以前是读过的,只不过自己忘了,把发现它的过程又重复了一遍。上次是在师大图书馆刚读完漫卷西风,顺手就借了它,可惜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这次在图书馆看到漫旁边的它时,又想着以前读过漫,这次可以读它试试。原来,有些事是刻...  

评分

把整本书都读完之后,才隐约确定了这本书以前是读过的,只不过自己忘了,把发现它的过程又重复了一遍。上次是在师大图书馆刚读完漫卷西风,顺手就借了它,可惜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这次在图书馆看到漫旁边的它时,又想着以前读过漫,这次可以读它试试。原来,有些事是刻...  

评分

最初知道陈丹燕是高中时候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她的文章《慕尼黑的蓝天》,那种静谧中的甜蜜,空旷中的感伤让人印象深刻。那段时间刚好在看安妮宝贝,觉得这篇文章风格极似安妮宝贝,还以为安妮宝贝换了个笔名在写文章。两人都是那样极其细腻而且情感丰富。 八九十...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一些感觉: 作者有一个好名字,且只凭借这一点点想象,便觉得无比知性;或者说陈丹燕成全了上海,或者上海是那个陈丹燕的上海。 姑且不去探求她在欧洲四处游荡,单单是这个女人,用着那个年代无法想象的勇气,过着这样的生活,就让今天的我辈汗颜;世界上怎么能有...  

用户评价

评分

那些萍水相逢的晚上,那些陌生的小床,那些床前地板上如霜的月光 09.10.10 可惜我不能品尝全部,我没有那样细腻的心思。但看后对欧洲更是向往。不过02年28元一本的书啊。

评分

中学时代图书馆的最爱之一

评分

“你是中国人?”他转过头来问我。   我高兴起来,终于有个人猜中我是中国人了。   他也很得意,解释说,他总结出来,日本人与中国人虽然都用筷子,写毛笔字,长得也像,可是气质很不同,中国人会笔直地看人,也不鞠躬,身体语言里没有那种小心翼翼、大快人心的客气,而日本人不同。日本人比中国人更精致,对他来说,更有异国情调。      筷子、毛笔、汉字,都是中国的发明,从前我们才是真正的礼仪之邦,只是早在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礼崩乐坏的漫长过程。

评分

“你是中国人?”他转过头来问我。   我高兴起来,终于有个人猜中我是中国人了。   他也很得意,解释说,他总结出来,日本人与中国人虽然都用筷子,写毛笔字,长得也像,可是气质很不同,中国人会笔直地看人,也不鞠躬,身体语言里没有那种小心翼翼、大快人心的客气,而日本人不同。日本人比中国人更精致,对他来说,更有异国情调。      筷子、毛笔、汉字,都是中国的发明,从前我们才是真正的礼仪之邦,只是早在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礼崩乐坏的漫长过程。

评分

读点书,先感受起来。她的游记有细节。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