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老上海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卻因仰慕文化、仰慕齣版、仰慕三聯書店,不斷努力,幾經周摺,終於進入齣版業。他就是大陸著名齣版人、前三聯書店總經理瀋昌文。 一九四九年後的大陸,風雲變幻,波譎雲詭,齣版生態惡劣異常,他既是大陸一九六○年齣版事業的親歷者,更曾擔任主事三聯書店齣版業務,本書作為他的個人傳記,不單是他個人成長史的記錄,也是一個資深齣版人對往昔齣版事業發展史的迴顧。從中,我們對大陸一九四九年後的政治氣候變幻,及其對齣版業、文化業的影響做一生動深入的瞭解。
瀋昌文 男,1931年9月26日生於上海。1951年3月考入人民齣版社(北京)工作。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歷任人民齣版社任校對員,秘書、編輯、主任、副總編輯。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19 96年1月退休,退休後又發起創辦《萬象》雜誌,繼續為齣版事業奔走忙碌。 著有《閣樓人語》、《書商的舊夢》、《最後的晚餐》、《知道》,譯作有《控訴法西斯》、《列寧對全世界婦女的遺教》、《阿多拉茨基選集》(部分)、《馬剋思恩格斯為無產階級政黨而鬥爭的歷史》(部分)、《蘇維埃俄國與資本主義世界》(部分)、《馬剋思主義還是伯恩斯坦主義》(部分)、《齣版物的成本核算》等。
沈昌文将自己的回忆录名为《也无风雨也无晴》,撷自苏轼的《定风波》,东坡原为豁达语,沈昌文自然是极认同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前半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这才是题眼所在,回首、萧瑟、归去,方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事实上,在回首之前,早已饱尝风吹和雨...
評分第一次知道沈昌文这个名字是在一个评论节目,叫做《锵锵三人行》,当期嘉宾查建英顺嘴提了一句“沈公以何等魄力使三联具有今日之面貌”云云,当时心里一动,本身一直对三联出的书都比较青睐,比如那套金庸先生的全集一直就念念不忘,无奈囊中羞涩,只能瞎惦记。所以事后特...
評分文/林颐 “无能无为无我”,这是知名文化刊物《读书》的办刊宗旨。笔者近日阅读沈昌文自传《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由感慨,这六个字,用来概括沈昌文这位《读书》前掌门人的人生经历,似乎也颇妥帖。 沈昌文是世家出身,可惜到他这一辈儿已经败落了,幼年失怙,全家蜗居棚户区...
評分《也无风雨也无晴》,捧在手中厚实的一本,其中承载的也是厚重的历史。书中记录的不只是沈昌文老先生一个人的回忆,也是一部中国的近代史,更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里面是中国式小人物在历史浪潮中的起伏兴衰,更是整个时代的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号。 在上...
不知道為什麼想起瞭高陽筆下鬍雪岩一類的人物,居然有點坦白得可愛。跟讀書十年對看也很有意思。
评分三星半,有點小料
评分不說文筆,隻談內容。我想知道在黨的管轄之外的人們是如何評價大陸的,難道很難嗎?
评分不知道為什麼想起瞭高陽筆下鬍雪岩一類的人物,居然有點坦白得可愛。跟讀書十年對看也很有意思。
评分三星半,有點小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