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

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陈中浙
出品人:
页数:473
译者:
出版时间:2004-1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425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教
  • 诗歌&艺术&文化
  • 苏轼
  • 艺术
  • 诗画
  • 苏东坡
  • 哲学
  • 苏轼
  • 书画艺术
  • 佛教
  • 宋代文化
  • 文人画
  • 禅意
  • 书法
  • 绘画
  • 诗词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选择佛教对苏轼书画艺术的影响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对苏轼复杂的文化涵养的梳理,挖掘其中佛教义理对苏轼世界观、人生观的内在影响。其中对苏轼书画艺术中欣赏品味、书画功用、创作方法、创作构思、创作表达等方面与佛教义理、修证实践等关系的探讨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概况
第二节 书画艺术与佛教关系的流变
第三节 北宋书画艺术与佛教的特征
第一章 苏轼与佛教的因缘
第一节 苏武的家庭佛缘
第二节 苏轼与佛僧的交往
一 与云门宗佛僧的交往
二 与临济宗佛僧的交往
三 与其他宗派佛僧的交往
第三节 苏轼对佛教的理解
一 对佛教的理性追求
二 对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汲取
第四节 苏轼的佛教受益
一 诗词文受佛教的影响
二 处身行事受佛教的影响
第二章 苏轼书画观与佛教
第一节 书画的欣赏品评观
一 诗书画“本一律”的审美趣味
二 “包容无碍”的“圆融”之美
三 重“常理”的品评标准
四 “形神”论的“中观”之美
五 “不留意于物”的“无住”观
第二节 对书画功用的认识
一 “游戏三昧”的功用
二 “悦人”功用的随意性
三 “参禅悟道”的功用
第三章 苏轼书画创作理论与佛教
第一节 创作方法
一“通融无碍”的创作观
二“无法之法”的创新观
三“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心态
第二节 创作构思
一 “空故纳万境”与虚静之心
二 “身与竹化”与禅定精神
三 “成竹于胸”与“顿悟”特色
第三节 创作表达
一“急起从之”与“当下”精神
二“尽意”与“直指本心”
三饮酒创作与“分别之心”
第四章 苏轼书画作品受佛教的影响
第一节 准备期的作品
一 刻意锻炼的“执着”相
二 “抒情写意”的前兆
第二节 突变期的作品
一 大胆的反叛精神
二 “放心而为”
三 萧散随意
第三节 成熟期的作品
一 “于相而离相”
二 “平淡自然”
三“圆满”境界
结论
附录一:苏轼与佛僧交往系年
附录二:苏轼书画艺术活动系年
图画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编辑工作做的很好。。。这是至今没读完的一本书。。有点不想看下去

评分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5月30日捐赠

评分

编辑工作做的很好。。。这是至今没读完的一本书。。有点不想看下去

评分

苏东坡

评分

笔墨过多地用于介绍佛学和苏轼的生平,反倒读到一半时不知道究竟是在说佛学呢还是在说苏轼或者是在说书画与佛学,逻辑性较强还有很多需要借助工具书查找才能明了的词汇,读起来较为枯燥,也许这个年纪读需要更多地耐心和虔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