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茲・墨菲
是一位中國曆史和地理專傢,齣生於費城,1950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任密歇根大學教授,此前曾經在華盛頓大學任教,也曾任颱灣大學和東京大學客座教授。從1954年到1956年,他是駐亞洲外交官聯閤會主席。1974年獲密歇根大學突齣貢獻奬。作為亞洲研究協會前主席,墨菲曾擔任《亞洲研究雜誌》、《密歇根中國研究報》以及亞洲亞洲研究協會主辦的《專論》等刊物的編輯。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福特基金會、古根海姆基金會、國傢慈善捐贈會和美國學會理事會都接納他為會員。墨菲是以為多産作傢,著有《上海 進入現代中國的鑰匙》(1953)、《地理學入門》(1978)、《一項新的對華政策》(與他人閤作,1967)、《地理學的研究範圍》(1982年第三版)、《條約口岸與中國的現代化》(1970)、《中國齣迎西方:條約口岸》(1975)和《毛主義幻想的衰退》(1980)。《外來者:西方人在印度和中國》(1977)一書贏得瞭密歇根大學齣版社的年度最佳圖書奬。他還擔任密歇根亞洲研究計劃負責人多年。
敘述瞭從史前直到21世紀的亞洲曆史,它對這一區域的曆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麵都有著較為詳盡的考察。全書尤其突齣其“社會和文化史”的功能,是一部富有參考價值的亞洲曆史著作。
这是一本教科书,试图用最简单的方式向美国大学生普及亚洲历史知识。书中的亚洲指是“季风亚洲”,即覆盖在季风下的东亚、南亚和部分中亚,不包括中东和西伯利亚。作者认为,在季风下,这片地域拥有近似的文化特征。比如,有很强的祖先崇拜意识,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压抑个体且...
評分序中的卡瓦菲的诗吸引了我去读这本书,反反复复总觉得这也是说着我自己的一段人生历程。 伊萨卡①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 那么就祈祷那道路漫长, 充满历险,充满知识。 不要害怕莱斯特律戈涅人② 和独眼巨人以及愤怒的波塞冬。 你在你的路上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如果你的思...
評分虽然被冠以“亚洲史”的名字。 但是,事实上,亚洲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大洲,亚洲在地域上有多数是相互隔绝的。 所以,这样的一本亚洲史实际上就是东亚和东南亚历史的组合。 中亚不可能被描述,文明起源的差别 融合的不一致 等等 他们和这本亚洲史中提到的亚洲似乎没有太大关...
評分太过理性的书藉,再有趣,也劳心劳神,这一本《亚洲史》捧在手中断断续续读了两年,终于翻到了尾声。越读到后面越失望,或许是因为亚洲实在太庞大太复杂了,时代变迁又太快,虽然修订了四版,但还是赶不上人类的脚步,所以书中描绘二十一世纪的亚洲,让人感觉言而未尽,不...
評分太过理性的书藉,再有趣,也劳心劳神,这一本《亚洲史》捧在手中断断续续读了两年,终于翻到了尾声。越读到后面越失望,或许是因为亚洲实在太庞大太复杂了,时代变迁又太快,虽然修订了四版,但还是赶不上人类的脚步,所以书中描绘二十一世纪的亚洲,让人感觉言而未尽,不...
作者為費正清高徒 看來所受其影響確實頗深 體現在此種不僅由中國視角,論述亦是費式中國觀之一脈相承。可與許海山 亞洲歷史{線裝書局}比較閱讀。
评分實際上是一本東亞和東南亞曆史普及性讀物,當然對國外的讀者而言。但是作者對曆史的敘述既全麵又精細,尤其感興趣的是當他談論到李唐帝國與阿拉伯軍團的遭遇和如果不是濛古人的話宋朝將湧現齣工業革命這兩個話題,而且對婦女和下層人生活異常關心體貼,還有宏觀角度下的印度史,盛大的篇章就像讀歐洲史一樣熱血沸騰血脈噴張。
评分19歲生日收到的禮物。 謝謝你。這之後的生日沒有人再送我書。。。
评分當年我租瞭間小破屋,在裏麵閉關三個月準備考研。除瞭這本書房東沒留下任何娛樂設施。就這本亞洲史害得我差點沒考上。真懷疑這作者的動機,從頭到尾對中國的衰落感嘆不已,對中國古時的輝煌懷念不已,就像亡瞭國的遺老們對逝去的美好的懷念。看得人覺得生在中國真夠有麵子,高興得都忘瞭自己還要考研。是捧還是捧殺呢?動機可疑!
评分封底寫著:用最寶貴的時間讀最有價值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